現(xiàn)代性與地方性交織中的民族教育:走向、困境與出路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性與地方性交織中的民族教育:走向、困境與出路
【摘要】:現(xiàn)代性不斷嵌入到邊緣地帶,將孤立封閉的地方社會納入外部社會體系之中,改造著傳統(tǒng)的習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作為現(xiàn)代性的承擔者,民族教育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進步與落后、中心與邊緣、經濟與文化、同一與差異之間,面臨著內在的矛盾。因而,需要在教育空間編織現(xiàn)代性與地方性的關系,從國家、地方與個人三個層面推進多元文化教育。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
【關鍵詞】: 現(xiàn)代性 地方性 民族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民族教育與文化認同——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階段性成果之一,批準號:11JJD840013
【分類號】:G759.2
【正文快照】: 民族教育向何處去?這是關系到民族學生發(fā)展、民族地區(qū)發(fā)展乃至國家整合的關鍵問題。然而,,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卻不能就教育言教育,而要將其放在社會變遷的背景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喚回米爾斯(Wright Mins)所說的“社會學的想象力”,即將我們所遭遇的困擾放在歷史變遷與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群英;對甘孜州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03期
2 朱克義;;借鑒延邊經驗 辦好民族教育[J];中國民族;1984年05期
3 況浩林;民族經濟要發(fā)展,民族教育要先行[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4 閃一昌;;發(fā)展民族教育關鍵在更新觀念,措施有效[J];中國民族;1987年07期
5 周成厚;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族教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9年02期
6 田家增;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指導建立紅河民族教育體系[J];紅河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7 高亦可;;民族教育為誰辦?——寧夏采訪片段[J];中國民族;1990年05期
8 司馬義·艾買提;;關于發(fā)展民族教育的若干問題[J];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9 拉毛才讓;查漢夫;;對海西民族教育的簡要回顧與展望[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1992年02期
10 黃敏;;民族教育與少數民族人口的關系[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波;黃忠敬;;內地西藏班民族教育政策執(zhí)行效果分析(論文摘要)[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張學敏;馮太學;;我國民族教育經濟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予波;;關于青南三州民族教育發(fā)展的調查與思考[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4 唐奇甜;;不可忽視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5 樸今海;;西部大開發(fā)與民族教育[A];中國民族理論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全國民族理論學術討論會暨第九次顧問座談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文生;陳永芬;;發(fā)展邊遠貧困地區(qū)民族教育的思考[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7 樸今海;;加入WTO對民族教育的影響及對策[A];第十一次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8 王芳恒;;宗教教育機制與民族教育關系辯析[A];布依學研究(之六)——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年會暨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9 王玉書;;略論民族教育與民族經濟發(fā)展的關系[A];布依學研究——貴州省布依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8年
10 烏云達來;;黑龍江省蒙古族教育30年回顧與展望[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黑龍江省民族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春波;為民族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N];楚雄日報(漢);2008年
2 記者 吳正楠 胡作政 王逍 張宗昌;矢志不渝地發(fā)展民族教育[N];甘肅經濟日報;2008年
3 記者 吳宏林;寧夏投資近10億元完成三大民族教育工程[N];華興時報;2008年
4 ;教育·青海 民族教育一枝獨秀[N];青海日報;2008年
5 李玉柱 沙宏偉;鑄造民族教育的特色品牌[N];商丘日報;2008年
6 王風云;烏蘭察布市民族教育中心教研組在我市考察[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張振芳;蓬勃發(fā)展的民族教育[N];朝陽日報;2008年
8 記者 丁雷;千萬元資金投入民族教育[N];大連日報;2008年
9 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張賢和 潘高峰;荊楚盛開民族教育奇葩[N];湖北日報;2009年
10 記者 賈霞 通訊員 張美琳;后旗民族教育得到長足發(fā)展[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2 陶格斯;文化差異與民族學生學業(yè)質量[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馬廷中;云南民國時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4 胡玉萍;教育文化與學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資與民族地區(qū)經濟增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石翠紅;蒙古族學校教育中“避蒙趨漢”現(xiàn)象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視野中的“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金學官;中國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適應的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2年
9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張惠淑;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穎華;回、維吾爾、哈薩克族大學生現(xiàn)代性特性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孟慶軍;內蒙古地區(qū)民族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京澤;新中國民族教育發(fā)展回顧和若干現(xiàn)實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4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師多元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海朝輝;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民族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6 原春燕;平山木柄瑤的教育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任麗媛;“大躍進”時期的教育革命與內蒙古的民族教育[D];內蒙古大學;2011年
8 昆波拉提;論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延邊朝鮮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幾個問題[D];新疆大學;2004年
9 李瑞君;新疆新和縣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10 陳慧敏;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553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55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