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華美國公司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對在華美國公司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的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 中國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日益凸顯。眾多的海外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其中美國公司的投資規(guī)模與擴張速度是引人注目的。在美國公司不斷擴大中國業(yè)務的同時,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才加入了他們的員工團隊。然而由于中美文化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些中國員工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往往與美國公司的管理文化發(fā)生沖突。為了消除摩擦, 使中國員工更好地溶入美國公司的工作環(huán)境, 深入了解這些員工的價值觀與思維方式成為保持在華美國公司良好運作的關鍵。 本文旨在考察在華美國公司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的特點。 中國人和美國人原本有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但在與外來文化日益增多的接觸中, 中國人的學習方式逐漸發(fā)生改變。受雇于在華美國公司的中國人處在中美兩種文化的影響下,他們的學習方式必然呈現(xiàn)一些與在國有企業(yè)工作的中國人相比較不同的特點。了解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是在華美國公司培訓本地員工成功的關鍵,這成為本文研究的出發(fā)點。 在回顧了Hofstede, Samovar 和 Porter等學者關于文化模式和文化因素對學習活動的影響的相關理論文獻之后,本文提出了認知方式,溝通方式,關聯(lián)方式和激勵方式等四個學習方式的維度。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并據(jù)此提出四項相關假設。作者先在理論上總結了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基本特點,然后通過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調(diào)查了兩組人員,分別是在國有企業(yè)工作的中國員工和在美國在華企業(yè)工作的中國員工。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所回饋的數(shù)據(jù),本文檢驗所提的四項假設并著重分析文化因素對在華美國公司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的影響。本文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一些局限并對未來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文化 學習方式 在華美國公司 中國員工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791;G04
【目錄】: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3
- 1.1 Rationale9-10
- 1.2 Methodology10-11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7
- 2.1 Culture13-14
- 2.2 Culture patterns14-22
- 2.2.1 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14-18
- 2.2.2 Trompenaars’s value dimensions18-22
- 2.3 Learning styles22-27
- 2.3.1 Hofstede’s analysis on cultural influence at school22-24
- 2.3.2 Samovar and Porter’s four dimensions24-27
- Chapter Three Cultural Influence and Hypotheses27-39
- 3.1 Two cultures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employees’learning27-30
- 3.1.1 Dominant traits of Chinese culture27-29
- 3.1.2 Dominant traits of American culture29-30
- 3.2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employees’learning style and hypothese30-39
- 3.2.1 Field-sensitive & cooperative learners vs. field-independent & competitive learners31-33
- 3.2.2 Direct communication vs. indirect communication33-35
- 3.2.3 Dependent & passive learners vs. independent and active learners35-36
- 3.2.4 Extrinsic motivation vs. intrinsic motivation36-39
- Chapter Four Questionnaire Results and Test of Hypotheses39-60
- 4.1 Participants39-40
- 4.2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results40-60
- 4.2.1 Test of cognitive style40-45
- 4.2.2 Test of communication style45-50
- 4.2.3 Test of relational style50-53
- 4.2.4 Hypothesis 453-6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60-62
- 5.1 Conclusions60
- 5.2 Limitations60-61
- 5.3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1-62
- Appendices62-67
- Bibliography67-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云卿;文化因素對國家革新水平的影響[J];管理科學文摘;1994年07期
2 張志偉;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對其文化因素的理解[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3 王蘋;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4 彭小俊;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及其運用[J];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于水;文化因素與戰(zhàn)略決策[J];人才開發(fā);2000年03期
6 于瑩;談習語翻譯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5期
7 于瑩;;如何在教學中把握等值翻譯的文化差異[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林立紅;文化因素與商標命名[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03期
9 畢文娟;;談文化因素與大學英語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10 劉明;劉占輝;;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雅;;文化對翻譯的影響以及譯者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蘭;;淺談英漢習語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高璐夷;;從讀者反映論見英譯《西廂記》中的文化因素的應對策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4 蒲松齡;;隱喻構建基本要素及其與隱喻理解效果的關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何南林;;漢英語反事實推理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崔穎;呂愛軍;;商標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因素綜述[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高娟;張運紅;;“旁觀者效應”的社會認知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張家明;;建立多元化教師學習方式,促進教師學習與反思能力的提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9 陳樹芳;;運用科學假說的方法進行化學探究[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10 劉以榕;;學習陶行知先生開拓進取的精神投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小飛;文化在創(chuàng)新中扮演何種角色[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6年
2 胡曉峰;文化因素應對城市發(fā)展訴求[N];邯鄲日報;2007年
3 楊吉;“超女”的狂歡營銷[N];上海金融報;2006年
4 特約記者 毛全博;鎮(zhèn)安縣委中心學習組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N];商洛日報;2006年
5 陳文亮;山丹縣委中心組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促發(fā)展[N];張掖日報;2008年
6 學辦;峨山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推進學習實踐活動[N];玉溪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周軍;“三個下功夫”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N];黔西南日報;2010年
8 濟源五中 程中林;解析新教材,改善學習方式[N];學知報;2010年
9 采訪對象: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綜合部主任 劉粵平 記者:段e
本文編號:468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46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