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轉化框架的企業(yè)培訓系統(tǒng)模式的研究
本文選題:培訓系統(tǒng) + 知識轉化; 參考:《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摘要】:通過分析企業(yè)中各種知識的特點及作用,結合Nonaka的知識螺旋過程提出知識轉化框架。然后以知識轉化框架為基礎的內部挖掘作為形成學習型組織的主要手段。最后以一個制造型企業(yè)為背景所開發(fā)的一個基于IT的培訓系統(tǒng)來實現內部知識的挖掘。本文的研究對于現代的企業(yè)如何實施知識管理,如何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應用的指導意義。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various kinds of knowledge in enterprises and combining Nonaka's knowledge spiral process, a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 is proposed. Then the internal mining based on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 is the main means to form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Finally, an IT-based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s developed to mine internal knowledge.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modern enterprises how to imp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ow to establish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分類號】:G7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澄清;何以解“憂”?——談改進語文教學的幾個問題[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2 張慎民;多設“階梯”逐步“登天”[J];江蘇教育;1980年05期
3 王有聲;;談談語文教學中的“扶”[J];四川教育;1980年04期
4 蔡澄清;重在把知識轉化為能力[J];安徽教育;1981年04期
5 楊沛霆;知識更新[J];江蘇教育;1981年01期
6 曹嶺;;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J];中學語文;1981年04期
7 冷余生;略談知識與智力的相互轉化問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8 朱家托;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點嘗試——記敘文作文教學札記[J];安徽教育;1982年12期
9 程雨初;;作文指導與發(fā)展學生智力[J];四川教育;1982年01期
10 楊華;;說幾句有關教學能力的話[J];中學語文;1982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自鐸;;現實呼喚人的現代化[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2 石奇忠;;多渠道多形式發(fā)展少數民族職業(yè)教育[A];水家學研究(四)論文集[C];2004年
3 吳建新;;淺談激發(fā)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4 張允亮;劉照奎;劉志;;“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培養(yǎng)研究”中期研究報告[A];全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C];2004年
5 P.Boulle;;信息和通訊將成為第三個千年中減災的重要問題[A];聯合國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論文精選本論文集[C];2004年
6 李光輝;;新時期學校教育與公民道德建設[A];2004烏蒙論壇論文集(三)[C];2004年
7 李質勇;趙峰常;;關于畢業(yè)作業(yè)真實性問題的調查與思考[A];“網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馬秀山;;淺析中國知識產權文化[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張中偉;;地球科學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A];首屆“地球科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質學史專業(yè)委員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廖森;林翠梧;袁天佑;;構建把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邏輯鏈,探索創(chuàng)新化學教育[A];第八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紅;法國組建微米納米技術園[N];科技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劉建林;情傾大瑤山[N];人民日報;2000年
3 ;“知融學”有五大理論創(chuàng)新要點[N];文匯報;2001年
4 崔峰輝、李超光;著力培養(yǎng)一線帶兵人[N];解放軍報;2002年
5 任君 本報特約通訊員 徐繼昌;給素質“亞健康”開藥方[N];解放軍報;2002年
6 何玉玲 孫憲立;讓知識力驅動創(chuàng)造力[N];解放軍報;2002年
7 黑龍江哈爾濱熱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翟楓樹;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的構想[N];中國電力報;2003年
8 從剛;知識管理應對新經濟的企業(yè)革命[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9 翟楓樹;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的構想[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10 孟凡馳;文化及組織能力何以成企業(yè)法寶[N];經濟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呂國忱;知識轉化論[D];黑龍江大學;2002年
2 靖國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梅小安;企業(yè)知識資本管理機理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4 趙靜杰;知識資本化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賈文玉;企業(yè)知識與利潤的轉換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張波;基于醫(yī)院核心能力的知識共享體系構建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7 劉淑敏;組織成員合爭關系對企業(yè)組織學習能力的影響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慕周;隱性知識的轉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徐發(fā)輝;科技型企業(yè)人才流失分析與對策[D];天津大學;2004年
3 關明文;隱性知識的轉化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蘇鵬;X翻譯事務所知識管理探討[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5 于本江;企業(yè)知識管理運行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吳進;IT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隱性知識管理[D];中南大學;2005年
7 曲麗;基于知識管理的個體人力資本向組織資本轉化的機制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杜金;SB公司隱性知識管理機制建構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9 張靜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中知識轉化的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樹平;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126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11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