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教育與文化認同
本文選題:公民 + 公民教育 ; 參考:《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摘要】:公民教育問題是當代中國社會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鄭州大學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2 0 0 4年 1 0月舉辦了國際公民教育研討會 ,來自國內(nèi)外的專家學者圍繞著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展開了熱烈討論。本刊以筆談的形式摘要發(fā)表幾位學者的觀點 ,以期引起學術(shù)界的關(guān)注
[Abstract]:Civ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The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Research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ld a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civic education in October 2004.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el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ivic education.In the form of a written summary of the journal published the views of several scholars, with a view to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77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潔華;香港公民教育述論[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02期
2 鄭富興;;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校公民教育的文化認同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2008年23期
3 董秀紅;主權(quán)回歸下的香港學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5期
4 黃俊杰;從全球化與本土化激蕩的脈絡(luò)論大學通識教育中的公民教育[J];開放時代;2005年02期
5 公武;;資本主義國家公民教育簡況[J];思想政治課教學;1985年09期
6 王小俠;轉(zhuǎn)型時期的香港教育[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7 ;公民教育目標與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J];學術(shù)研究;1999年01期
8 黃甫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與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J];學術(shù)研究;1999年02期
9 張耀杰;;李慎之本人的“公民教育”[J];山西文學;2005年10期
10 弓立新;肖川;;公民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民主的性格——訪肖川[J];少年兒童研究;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香灼璣;;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開幕詞[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彭敬慈;;推動公民教育,從何人手?[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何志平;;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重點講詞[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暉;趙慧敏;;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公民教育與人的發(fā)展[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中)[C];2011年
5 洪泉湖;;臺灣公民教育的實踐:以高級中學的教學為例[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6 趙達仕;;縱論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東哠;;關(guān)于公民教育基本內(nèi)涵的思考[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陳進華;;中韓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較研究[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9 洪泉湖;;臺灣公民教育的省思與展望[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張志儉;;從信息到形式:通過傳媒教育令公民教育教學變得更出色[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琳;公民教育在美國[N];光明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王堯;反邪教應(yīng)作為公民教育內(nèi)容[N];人民日報;2001年
3 喬杉;掃盲與公民教育是兩回事[N];工人日報;2009年
4 王建一;公民教育 HR有責[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4年
5 王殿卿;擔起未成年人公民教育的重擔[N];光明日報;2005年
6 臥松;公民教育欲為學生擴權(quán)[N];中國教師報;2007年
7 蘇頌興;公民教育:“我要愛國”[N];文匯報;2001年
8 邢永富;危機面前的公民教育思考[N];人民日報;2003年
9 全國政協(xié)委員 何悅;應(yīng)加強中小學生的公民教育[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10 ;公民教育推進成效顯著[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華;中國公民教育的誕生—課程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曹婧;個體發(fā)展與公民生長:公民教育的實踐邏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栗蕊蕊;社會文化變遷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進[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蘇守波;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付軼男;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與道德教育關(guān)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沈研;學校公民素養(yǎng)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7 蘆雷;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目標與內(nèi)容重構(gòu)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英杰;當代中國公民教育的取向發(fā)展及其現(xiàn)實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李新月;我國大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范微微;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國家認同:20世紀70年代以來加拿大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德建;公民教育[D];河南大學;2003年
2 張向東;論我國的公民教育[D];武漢大學;2004年
3 王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德育與公民教育的契合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年
4 夏英華;公民教育融入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張越;傳統(tǒng)政治文化影響下的法國公民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岳書杰;澳大利亞中小學公民教育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瑞良;在思想政治課中加強公民教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孔靜;重塑公民教育[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呂s,
本文編號:1768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76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