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學生紀律規(guī)范及糾紛解決機制探究——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
本文關鍵詞:美國高校學生紀律規(guī)范及糾紛解決機制探究——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美國 高等學校 學生紀律規(guī)范 糾紛解決機制
【摘要】:如何以法治的精神和原則來完善高校內部的學生紀律規(guī)范及其糾紛解決機制是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法治的重要內容。通過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相關制度分析,發(fā)現美國高校學生紀律規(guī)范及糾紛解決機制存在如下五個突出特點:第一,重視發(fā)揮校內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第二,鼓勵使用調解等非正式機制;第三,恪守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第四,強調聽證的獨立和多方參與;第五,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教育法律與政策研究所;
【關鍵詞】: 美國 高等學校 學生紀律規(guī)范 糾紛解決機制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高等教育法制的國際比較與最新發(fā)展”(項目編號:10XNJ068)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9.712
【正文快照】: 高等學校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法要規(guī)范和調整行政事務的最后裁決權。院系之下又分系科,設系主的重要內容。學生因高等學校的管理與紀律問題產生管,跨系科組織負責人,新學科協(xié)調人。的權益糾紛,一直在高等教育糾紛中占據主要位置。伯克利分校處理學生紀律及其糾紛解決的主要199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尹中琪;;美國憲法“正當法律程序”條款內涵的發(fā)展述評[J];探索與爭鳴;2009年10期
2 劉東亮;;什么是正當法律程序[J];中國法學;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有亮;趙龍;;法律程序正當:警察與犯罪嫌疑人利益平衡的基礎[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2 江必新;;論行政程序的正當性及其監(jiān)督[J];法治研究;2011年01期
3 周海源;;論制定統(tǒng)一行政程序法典的憲法依據[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4 李苑玉;;對“茂名PX事件”的思考——以行政法和經濟法為視角[J];法制與經濟;2015年02期
5 申素平;陳瑤;;美國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的內容與特點——基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資料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5年04期
6 岳琨;;論互聯網言論表達的行政法規(guī)制[J];長沙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7 曾娜;;行政程序的正當性判斷標準研究[J];晉陽學刊;2013年04期
8 任宏;張埔熾;;公共項目征地拆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4年01期
9 房旭;;論美國實質性正當程序的“理性聯系”標準——以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為視角[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10 楊士林;;論我國非刑事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與保障[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淑華;城鄉(xiāng)建設用地流轉法律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江濤;民事訴訟效率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羅英;福利行政的正當程序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杜稱華;懲罰性賠償的法理與應用[D];武漢大學;2012年
5 韓朝煒;證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6 王媛;美國憲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7 陳紹輝;論精神病人人身自由權的限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俊;論司法最終解決原則[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張愷;行政行為說明理由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鄧齊;論公民憲法財產權保護中的國家義務[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方向忠;交通技術監(jiān)控執(zhí)法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陳長明;波斯納“財富最大化”理論對我國的啟示[D];西南大學;2012年
6 董繼陽;食品安全監(jiān)管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7 藍雪瑜;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正當法律程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8 李佳;刑事犯罪被害人國家救助法律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妍;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調控[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10 張巖華;量刑事實證明責任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方流芳;羅伊判例:關于司法和政治分界的爭辯——墮胎和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的司法解釋[J];比較法研究;1998年01期
2 章劍生;;從自然正義到正當法律程序——兼論我國行政程序立法中的“法律思想移植”[J];法學論壇;2006年05期
3 高鴻鈞;;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學和法學理論(上)——哈貝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政法論壇;2008年05期
4 姜明安;;正當法律程序:扼制腐敗的屏障[J];中國法學;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靖小琴;陳會林;;中國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的特征與啟示[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左衛(wèi)民;;變革時代的糾紛解決及其研究進路[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朱峰;;和諧社會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4 李巧玲;;農村糾紛解決機制初探[J];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5 易軍;;非正式糾紛解決中的關系量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王亞明;杜萬松;;糾紛解決機制的權威生成要素探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陳蓉;;對我國糾紛解決體系的法社會學思考[J];凱里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王亞明;;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糾紛解決機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9 易軍;;非正式糾紛解決中的關系量化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張嘉軍;;司法所糾紛解決的困境與未來[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衛(wèi)軍;;現狀與走向: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透析——兼論和諧社會糾紛解決體系的構建[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2 王志堅;;建立城市社會糾紛解決多元化機制的民意基礎[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岳運生;;發(fā)揮律師在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層矛盾糾紛[A];“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唐曉梅;;雷山苗族地區(qū)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調查[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1輯)[C];2011年
5 趙傳毅;;訴訟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1輯)[C];2011年
6 邱岳;;情理:串聯鹽業(yè)糾紛解決規(guī)范依據的紅線[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六輯)[C];2013年
7 劉如翔;;香港金融糾紛解決機制的最新發(fā)展及其啟示[A];金融法學家(第五輯)[C];2013年
8 馬聰;;淺析我國社會糾紛解決機制的歷史[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方然;;小額經濟糾紛解決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Cox比例風險模型為依據[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10 滕亞為;;試析當前糾紛的特點與完善糾紛解決機制[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曉鵬;我國正推動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日報;2008年
2 劉曉鵬;我國擬立法完善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N];中國改革報;2008年
3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4 王繼學;糾紛解決機制應當多元化[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9年
5 高山;消費糾紛解決機制的缺陷[N];江蘇法制報;2012年
6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范愉;為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提供實踐支持[N];人民法院報;2013年
7 陳虹偉;和諧社會呼喚多元的糾紛解決機制[N];法制日報;2007年
8 陳鐫娟;總結運作經驗 完善糾紛解決機制[N];廈門日報;2007年
9 張放 彭麗;全方位構建我省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云南政協(xié)報;2006年
10 記者 閆繼勇;山東推動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國強;和諧社會視閾中的糾紛解決機制[D];吉林大學;2007年
2 李劍;論涼山彝族的糾紛解決[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楊猛;新農村建設視閾下的農村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彭衛(wèi)兵;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費先梅;清代豫西地區(qū)水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6 唐峰;糾紛和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楊戴云;多元權威沖突與交錯[D];西南民族大學;2010年
8 何宏耀;高等院校與學生糾紛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張文香;蒙古族習慣法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劉育梅;晚清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的演變與透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瑋瑋;轉型時期農村社會的糾紛解決與基層政府[D];北京大學;2005年
2 趙麗琴;社會轉型期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D];蘭州大學;2008年
3 劉維鶴;我國農村代替性糾紛解決機制的調研報告[D];蘭州大學;2008年
4 胡太偉;新疆沙灣縣燒坊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5 劉佳民;我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云;論我國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D];安徽大學;2012年
7 馮濤;論我國消費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D];河南大學;2012年
8 楊望良;村民自治法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9 邱凱;清至民國清水江流域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10 李曉丹;鄉(xiāng)村“混混”與農村糾紛解決[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116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91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