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學習評價研究——基于CLA的案例分析
[Abstract]: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LA's evaluation paradigm i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i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valuation. CLA's evaluation mainly focuses on four skills, that is, crit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reasoning, and so on. The CLA test questions are composed of two kinds of tasks: skill task and analysis writing task, which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other evaluation paradigms in terms of evaluation objectives, evaluation methods, evaluation concept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other evaluation paradigms. (2) CLA test questions are composed of two types of tasks: skill task and analysis writing task.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考試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研究”(71173022)
【分類號】:G649.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作宇;周廷勇;;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評價高等教育質(zhì)量的一個新視角[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1期
2 李湘萍;馬娜;梁顯平;;美國大學生學習評估工具分析和比較[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桂翎;;不同類型本科院校學生學習過程比較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郭艷利;;高校教學質(zhì)量工程中的學生參與評價[J];法學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吳培群;陳小紅;;大學生評教的統(tǒng)計分析及其改革途徑探討——基于北京一所高校學生評教分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J];高教探索;2010年03期
4 屈廖健;陳允龍;;美國研究型大學學生就讀經(jīng)驗調(diào)查項目探析[J];高教探索;2012年02期
5 朱紅;;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評估新范式——學生發(fā)展理論的視角[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6 周廷勇;周作宇;;高校學生發(fā)展影響因素的探索性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2年03期
7 孫睿君;沈若萌;管瀏斯;;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8 鄭惠杰;張松青;;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收獲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9 張松青;伍汝輝;;信息技術及校園設施對大學生成才的作用[J];武陵學刊;2013年03期
10 潘杏平;季祝平;張玲;潘曉璐;;淺析和諧大學師生關系的構建[J];江蘇高教;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會杰;;我國大學生課程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瑛;我國高等教育評價的范式轉換及其協(xié)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金慧;視覺障礙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瓊萃;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調(diào)查[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萍;高校學生參與度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4 孫慶雯;學生學習經(jīng)驗與本科教育質(zhì)量的相關度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唐巍華;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學習投入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凱冬;大學生有效課程學習經(jīng)驗評價與學習參與度相關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陳瓊瓊;中日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邵娟;大學生課程體驗調(diào)查法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葉懷凡;高等教育質(zhì)量評價的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高新柱;高等教育質(zhì)量管理的多學科視野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奇;;試析美國本科教育質(zhì)量評估中的問卷調(diào)查[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克里斯汀·仁;李康;;學生發(fā)展理論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的應用——美國學生發(fā)展理論簡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陳平原;大學排名、大學精神與大學故事[J];教育學報;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學印;美國高校教育專業(yè)學生對兒童的態(tài)度研究及其影響[J];外國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 別敦榮;美國大學學術管理發(fā)展歷程及其啟示[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3 續(xù)潤華,李建強;美國“莫雷爾法案”的頒布及其歷史意義簡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年01期
4 陳向東;中美高等學校機構編制管理的比較與分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5 姜如;美國國家教育統(tǒng)計信息管理機構演變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6 沈亞生;美國大學對各層次哲學人才的培養(yǎng)[J];外國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7 吳志功;美國1998~1999年前十名教育學院簡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8 楊明全;從教學專業(yè)化看美國在職教師進修計劃[J];外國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肖淑芳,蘇寧;美國大學的組織與管理[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童芍素;抓住跨世紀機遇,發(fā)展中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考察美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隨感[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彭樹燕;;美國營利性大學的發(fā)展狀況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陶紅;;美國公立高校差別學費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劉麗芳;沈紅;;“按收入比例還款”的國際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借鑒[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占盛麗;;政府在私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角色——1990年以來美國私立高等教育需求實證研究文獻回顧[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崔瑞鋒;鄭南寧;齊勇;王兆安;;美國著名大學電氣專業(yè)教育發(fā)展特點分析——基于專業(yè)使命、教育目標及結果的視角[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房欲飛;美國高校大學生領導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立瑩;美國博士生教育質(zhì)量評估體系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云;美國高校收費制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2 黃麗娜;美國綜合大學中教育學院課程設置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3 范明麗;美國農(nóng)村社區(qū)學院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李武軍;美國高等教育專業(yè)認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甄麗娜;美國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發(fā)展及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任巧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賴志玲;美國研究型大學碩士水平教育實習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付志榮;論20世紀下半葉美國州政府與大學關系的變革[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郭彥瑞;論南北戰(zhàn)爭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的美國研究型大學職能的轉變[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翁舟峰;美國高校兼職教師使用狀況研究[D];汕頭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34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3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