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師范教育論文 >

分層次、跨學科開放實驗教學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8-08-28 06:51
【摘要】:分析了"開放實驗"和"課堂實驗"的差異,提出了"開放實驗教學"的新的理念。以同濟大學化學系為例,介紹了其開展"分層次、跨學科"開放實驗教學的經(jīng)驗。"分層次"指將實驗的內(nèi)容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中針對不同對象,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分層教育;"跨學科"指開放的范圍不僅僅局限在本學科、本專業(yè),而要拓展延伸至學校的其他院系,形成跨學科跨院系的開放實驗教學。從實驗內(nèi)容的開發(fā)、開放方式的選擇、教學管理及考核體系的建立等幾方面介紹了該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總結了其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及動手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對該模式的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en experiment" and "classroom experiment", and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Taking th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f Tongj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its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hierarch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terdisciplinary" mean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is chosen for different subjects in teaching. "Interdisciplinary" means that the scope of opening up is not limited to the subject, but also to the subject. To extend to other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of the school, to form cross-disciplinary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content, the choice of open mo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lf-aware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is model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化學系;
【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09ZR1434100) 同濟大學教改基金項目(1380104057)
【分類號】:G642.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慶生;王曉崗;姚天明;陳偉;陳開;母朝靜;;化學化工本科生“輪流蹲組”創(chuàng)新型培養(yǎng)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5期

2 胡擁軍;吳四貴;;地方本科院校開放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研究[J];化工時刊;2010年09期

3 陳華絮;楊素嬌;;開放實驗室模式與管理探討[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07年03期

4 龔沛曾;楊志強;袁科萍;李湘梅;朱君波;;實施“12字”培養(yǎng)目標,提升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J];計算機教育;2011年21期

5 胡總;徐建東;李希合;;自主型開放實驗教學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年06期

6 徐建東;王海燕;胡總;;高校開放實驗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年02期

7 徐寧;牟建明;;“精品實驗項目”經(jīng)典屬性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年03期

8 朱玉華;楊正宏;;建設精品實驗項目 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年01期

9 馬志成;;論化學開放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01期

10 錢潔;劉志學;唐吉吉;祝建;;開放式研究型實驗教學平臺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世彪;;Origin軟件在溶液表面張力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J];安徽化工;2008年06期

2 張德生,吳其生;用燃燒熱法測苯的共振能[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3 胡桃;忻展紅;;論經(jīng)濟管理類實驗中心教學管理平臺的建設——以北京郵電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實驗教學管理平臺為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4 付曉琳;;網(wǎng)絡教學管理平臺在開放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5 李慎新;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度常數(shù)的簡化[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2期

6 張曉鳳;項錦欣;徐銘熙;;甘露醇強化硼酸生成絡合酸酸度常數(shù)的測定[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7 陳剛;范培耕;;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式實驗室建設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8 李明;嚴平;;大型儀器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1期

9 梁楠;李鑫;羊惠君;張曉;陳建敏;何彥芳;楊拯;;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重慶醫(yī)學;2009年16期

10 洪華容;梁楠;張曉;;怎樣構建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實施科學規(guī)范管理[J];重慶醫(yī)學;2009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文明;謝少軍;曹志亮;;突出開放實驗室的特色,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徐弼軍;岑崗;陳燁;;理學類開放型實驗項目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邢云;殼聚糖的修飾改性及其對重金屬和染料的吸附行為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曾玉彬;鋅基復合絮凝劑的制備與應用基礎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景權;松香酸淀粉酯的制備、表征和性能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匡勇嬌;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師雁;低溫微氧條件下PH_3和H_2S的凈化處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4 陳小娟;重金屬危險廢物的藥劑穩(wěn)定化及其機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上官國蓮;低分子量殼聚糖保鮮液對切花保鮮效果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6 鄭卓麗;有色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7 陳志華;殼聚糖的改性及對活性染料和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8 徐建東;面向教學的高校開放實驗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康慧玨;物理化學實驗課程中實驗題目的設計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海真;磁性殼聚糖微球的改性表征及吸附行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樹勇,任玉榮,徐占林,張首才,王仁章;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環(huán)境保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4年03期

2 孫越;劉懿;馮春梁;;介紹一個綠色物理化學實驗——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葡萄糖的摩爾質(zhì)量[J];大學化學;2007年04期

3 榮華;佟拉嘎;徐中波;;凝固點降低法測定物質(zhì)摩爾質(zhì)量實驗的改進[J];大學化學;2007年05期

4 譚正德;周原;易兵;;化學全開放實驗教學的淺析[J];廣東化工;2009年10期

5 謝曉梅;;環(huán)境化學實驗教學開放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3期

6 李婷;;學分制條件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的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3期

7 何丹林;羅慶斌;劉德武;梁少東;;家禽人工孵化綜合性實驗的實踐與探索[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8期

8 莫勇波;關于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本質(zhì)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4年06期

9 黃軍左;;構建高校全方位的開放實驗室[J];高教論壇;2008年01期

10 林雁冰;顏霞;韋革宏;;構建創(chuàng)新型微生物實驗教學體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高教論壇;2010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建東;面向教學的高校開放實驗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金忠,楊小川,石鳳歧;淺議面向21世紀實驗教學改革的形勢與任務[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年01期

2 趙雙琦,巫建坤;重視實驗環(huán)節(jié),提高實驗教學質(zhì)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年02期

3 李東流;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0年10期

4 曾朝迎;;化學實驗教學應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職教;2000年04期

5 蔣占卿,張峰,方芳;實驗教學與實驗室體制改革探討[J];公安教育;2000年03期

6 黃開勝,魏良模,黃松發(fā);改革實驗教學 適應高教發(fā)展需要[J];高教探索;2000年02期

7 王治先;構建實驗教學新觀念新體系[J];江蘇高教;2000年04期

8 李硯祥,郝文賢;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探索[J];山東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9 張玲;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10 馬瑞香;淺談如何搞好化學實驗教學[J];能源基地建設;2000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江龍;張繼平;王超;褚福運;董錕;;如何在基礎力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的學風-介紹幾個自制的實驗教學設備[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春香;黃昀;計薇;陳峰;傅松濱;;醫(yī)學留學生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會[A];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C];2010年

3 何志宏;;化學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王興友;張煒;;加強實驗教學 提高學員的應用能力[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肖紅梅;;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6 劉標;;淺談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7 梁修好;;關于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年

8 閆博;;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 提高學員動手能力[A];2004年電子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燕;;對當前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A];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周秀珍;;建設實驗教學新平臺[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談林;關于高校實驗教學管理與改革的探討[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2 沛縣教師進修學校 袁龍強;新課改下的物理實驗教學[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3 湖南工程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劉國榮;全開放實驗教學探析[N];光明日報;2007年

4 吳川市第一中學 鐘華;淺談實驗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N];湛江日報;2007年

5 稅涌;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在農(nóng)村學校的實施[N];日喀則報;2007年

6 記者 許明峰;我市各縣順利通過省“實驗教學普及縣”復查[N];九江日報;2007年

7 重慶工商大學 王宗萍邋章新蓉 梁云 黃應繪 劉幼昕 劉欣;創(chuàng)新經(jīng)濟管理實驗教學模式[N];光明日報;2008年

8 張耀成 周智敏;州中小學實驗教學暨實驗室建設現(xiàn)場會召開[N];團結報;2008年

9 杜學;勉縣通過省級實驗教學普及縣評估驗收[N];漢中日報;2008年

10 郭育會 西和縣北川初中教師;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N];隴南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建星;GX實驗教學原則的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林;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開放實驗教學模式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紅梅;農(nóng)村高中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賈兆梅;物理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健華;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娟;民辦醫(yī)學院校實驗教學的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洪偉;“問題—操作”交互式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7 羅景;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忠印;高師院校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璐;提高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王曉梅;錄像在高中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086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086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2f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