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輿情與高校管理
本文選題:大學生 + 網絡輿情。 參考:《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摘要】:網絡媒介是輿情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高校校園網絡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也更加便捷。網絡成為大學生參與公共輿論、影響社會生活的重要平臺。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大學生網絡輿情具有不同于與其他群體網絡輿情的特點,給高校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建立健全大學生網絡輿情管控機制,對于推進高校管理,維護校園和諧穩(wěn)定將起到積極作用。
[Abstract]:Network media is one of the main carriers of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mpus network,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more conveniently.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and influence social life. The particula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kes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erent from other group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hich brings severe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an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taining campus harmony and stability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西部項目“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輿情研究”(12XKS03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般項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高校網絡輿情疏導機制研究”(12YJA710095)
【分類號】:G6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敏姬;李偉東;;論高校校園網絡輿情的特點、監(jiān)測及管理應對[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10期
2 李昌祖;周杰;鄭蘇法;;高校網絡輿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蘇高教;2010年05期
3 葉磊;;我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31期
4 曾潤喜;王國華;徐曉林;;高校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年11期
5 劉燕;劉穎;;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及管理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鑫;陳志興;;新媒體視野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工作初探[J];才智;2012年06期
2 周建勝;范志軒;;高校網絡輿情成因及引導處置機制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8期
3 孫遜;;淺議高校輔導員網絡輿情危機意識現(xiàn)狀及公關能力培養(yǎng)[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王媛媛;;網絡輿情視閾下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5 李榮素;趙衛(wèi)利;校飛;;高等職業(yè)院校網絡輿情特點及管理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20期
6 謝東寶;梁鵬;;網絡強勢背景下高校網絡輿情特征及其應對[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年01期
7 王偉林;丁樂成;程立平;;論高校網絡輿情有效監(jiān)督管理[J];計算機安全;2012年05期
8 王小蘭;;輿情信息工作的實踐困境及現(xiàn)實建構[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吳勇;;高校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吳磊;;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機制的構建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方付建;突發(fā)事件網絡輿情演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力;基于Web2.0的政府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模型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張博;高校網絡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系統(tǒng)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劉婷;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的影響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4 龐麗媛;大學生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5 宋保江;網絡輿情檢測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高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7 李波;基于網絡輿情監(jiān)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8 何小文;公共危機事件網絡輿情演變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9 林楓;網絡輿情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10 杜楊芳;網絡環(huán)境下公共危機形成機理及防范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勇鋒;;對《旅游新報》事件的網絡輿情解析[J];今傳媒;2008年09期
2 韋文廣;關于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J];改革與戰(zhàn)略;2004年08期
3 高岳侖;姜曉麗;;論思想政治教育在維護高校穩(wěn)定中的作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年05期
4 劉亞鵬;胡興祥;;把握網絡特點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湯力峰;趙昕麗;;網絡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應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6 紀紅;馬小潔;;論網絡輿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劉凡豐;略論我國高校網絡教育的定位[J];江蘇高教;2003年02期
8 韓瑋;;網絡輿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27期
9 胡玉東;;高校網絡輿情現(xiàn)狀及其引導機制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32期
10 許益鋒;;網絡輿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領域[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江屏;晏妮;;高校網絡輿情應急機制建設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1期
2 張彬慧;畢瑩;;高校網絡輿情的特征及應對[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18期
3 郭紅衛(wèi);李琳琳;;高校網絡輿情的成因、特點及引導策略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09期
4 吳成鋼;黨益群;;對建立大學生道德生態(tài)預警機制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9年17期
5 蘇健;;網絡輿情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5期
6 任永梅;劉秀倫;;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網絡輿情中的導向功能[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李昌祖;周杰;鄭蘇法;;高校網絡輿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蘇高教;2010年05期
8 于江寧;;淺析大學生網絡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世紀橋;2010年21期
9 杜坤林;;高校網絡輿情生成機制與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07期
10 張彥;趙靚;;高校網絡輿情的傳播途徑及傳播特點分析[J];消費導刊;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剛;;貴陽市大學生群體公德狀況調查分析[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彭學君;李志祥;;基于綜合集成研討廳的高校學生群體危機決策研究[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溫志嵩;;網絡輿情與高校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4 魏紅英;;我國大學生群體失業(yè)預警機制淺析[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韓德華;魏紅英;;我國大學生群體失業(yè)預警機制淺析[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馮寧;;農村大學生社會化問題研究——基于社會工作的視角[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鄭彩蓮;;社會轉型期女大學生發(fā)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呂晨飛;;當代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問題與對策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9)[C];2009年
9 王學峰;;談思想政治視角下的大學生消費教育[A];中國商品學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劉勝;;廣東大學生價值觀與消費行為傾向關系的實證研究[A];中國商品學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YMG記者 李少鵬 通訊員 劉海軍;為大學生群體開展母教培訓[N];煙臺日報;2010年
2 李斌、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呈現(xiàn)四大特性[N];人民日報;2005年
3 李斌 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呈現(xiàn)四大特性[N];中國社會報;2005年
4 李斌 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四大特性引人憂[N];中國改革報;2005年
5 閆盛霆 張希棟 楊永剛;淄川區(qū)生源高校畢業(yè)生九成就業(yè)[N];淄博日報;2010年
6 特派記者 黃曉華;保障和促進我國女大學生就業(yè)[N];海南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劉雅玲;設置基金鼓勵青年創(chuàng)業(yè)[N];珠海特區(qū)報;2009年
8 歐恩懿;“最!眮碜杂诤啒鉡N];遼寧日報;2010年
9 華東師大亞歐研究中心研究員 余南平;阻卻大學生滑向“幻滅的一代”[N];社會科學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徐春林;特許展開辟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新路徑[N];國際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茅海燕;當代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研究:基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考察[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曉燕;“偏離”與“重構”[D];上海大學;2008年
3 鄭素俠;互聯(lián)網使用與內地大學生的社會資本[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吳冬梅;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與當代中國大學生幸福現(xiàn)狀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宋振超;信息化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6 黃國輔;后勤社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冬卉;大學生多樣性與教學針對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鄭曉艷;農村籍大學生道德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李耀臻;論大學生道德選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董宇艷;德育視閾下大學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晴;大學生弱勢群體救助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莫詩浦;社會轉型期大學生政治參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建榮;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有序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蔡蘇州;當代師范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周曦;SNS網站對于大學生同學間人際關系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9年
6 朱茵;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的大學生消費文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7 張亞楠;長春地區(qū)大學生地域刻板印象與擇業(yè)意向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楊衛(wèi)芹;大學生管理倫理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唐國戰(zhàn);大學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導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涂慶皓;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消費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16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1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