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學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組織管理特征及啟示
本文選題:世界一流大學 + 戰(zhàn)略聯(lián)盟 ; 參考:《比較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世界一流大學戰(zhàn)略聯(lián)盟具有嚴格的組織管理機構、規(guī)范的制度設計和實質性可持續(xù)的合作內容,是大學在高等教育場域尋求共識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世界一流大學學術榮譽的符號化表征。發(fā)揮大學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輻射和引領作用,對推動世界一流大學群體發(fā)展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Abstract]: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stric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normative system design and substantial and sustainable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universities seeking consensu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academic honor of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adiation and leading role of the university strategic alli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lass university grou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類號】:G64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黎志華;一流大學建設綜述[J];江蘇高教;2002年06期
2 雷玉雙;對我國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若干思考和建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孫萍茹,賈俊菊,王秀梅;關于研究型大學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4年04期
4 梅文權;關于把公安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構想[J];公安教育;2000年08期
5 夏倫琴;;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J];中國考試(高考版);2000年09期
6 孫萊祥,熊慶年;開放 動態(tài):世界一流大學評價標準形成的基點[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02期
7 李化樹;論中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年01期
8 王炳照;談世界一流大學的共性與個性問題[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朱科蓉,李春景;制度創(chuàng)新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年02期
10 王握文 ,鐘華;向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邁進[J];國防科技;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樹印;;憶傳統(tǒng) 話一流[A];中華醫(yī)學會第12次全國醫(y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0年
2 李勇;;若干世界一流大學成本結構的實證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倪維斗;李政;李宇紅;;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大學務必找準基點——兼談改進論文博士的招生與培養(yǎng)[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閔維方;;實踐“三個代表” 努力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5 ;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學方法[A];山東解剖學會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李勇;閔維方;;若干世界一流大學成本結構的比較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鄭國慶;;美國高端大學的特點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8 楊福家;;從2004年諾貝爾獎看一流大學(摘要)[A];中國科協(xié)2004年學術年會大會特邀報告匯編[C];2004年
9 陳紅;稽世山;駱淑萍;;注重引智成果,建設一流大學[A];北京高校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輯)[C];2004年
10 崔芳菊;李振;;建設同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相匹配的餐飲服務體系——《北大餐飲改革五年紀錄片》文字稿[A];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北京高校后勤飲食工作研究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瑩 徐宇江 陳曉春;共謀一流大學建設大計[N];新華日報;2005年
2 浙文;有“一流”收費為何無一流大學[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郭立場;當今“世界一流大學”基本模式[N];中國改革報;2007年
4 吳晶 趙超 郭曼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基[N];工人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李嬋;打造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N];北京科技報;2010年
6 記者 云仲;加強黨建工作 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我校召開全校黨建工作會議[N];新清華;2010年
7 清華大學校長 顧秉林 黨委書記 胡和平;百年清華 永創(chuàng)一流[N];人民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詹國樞 吳凱;復旦:瞄準“世界一流大學”[N];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9 仇方迎 李凝;世界一流大學看好中國優(yōu)質生源[N];科技日報;2004年
10 通訊員 徐晴 楚靜;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N];湖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周玲;大學組織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任喜峰;我國研究型大學核心競爭力評價與培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3 米俊魁;大學章程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張希勝;大學推動創(chuàng)新型城市發(fā)展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5 謝亞蘭;大學排名指標體系及影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6 王文;我國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7 楊福玲;大學國際化發(fā)展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袁琳;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勁松;論書院的大學特征與大學精神[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陳麗影;高校國防教育立體模式探討[D];中南大學;2007年
3 董志惠;戰(zhàn)略聯(lián)盟:研究型大學群體發(fā)展之路[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辛艷慧;美國高校董事會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王治斌;基于教育碩士群體特征調查研究的現(xiàn)代遠程教育輔助培養(yǎng)模式的初步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澤;論和諧社會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的特征[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金萍;國外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的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8 彭慧麗;民國時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1912-1949)[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社云;論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微;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46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4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