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師范教育論文 >

論我國大學課程范式的轉變

發(fā)布時間:2018-06-13 06:49

  本文選題:大學課程范式 + 課程主體 ; 參考:《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02期


【摘要】:轉變大學課程范式,意味著大學課程不再是"框架"和"計劃"而是實踐活動,課程與課堂教學不可分;大學課程不再是單純的制度性知識而是實踐主體的實踐活動,課程與具體的師生不可分;大學課程不再是單一的制度設計而是相關課程主體權力博弈下的結果,課程與具體的高校不可分;大學課程是基于理想、價值、利益共同體的構建過程,強調師生對自由的追求及實現(xiàn)。伴隨我國大學建設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轉變大學課程范式則表明課程主體、主體關系、實踐活動應該成為思考大學課程改革問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Abstract]:Changing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paradigm means that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frame" and "plan" but a practical activity, and the curriculum is inseparable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simple institutional knowledge but a practical activity of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single system design, but the result of the power game of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subject, the curriculum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pecific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ideal, value, and valu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pecific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emphasizes the pursuit and realization of freedom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paradigm shows that curriculum subject, subject relationship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should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13YJC880131) 江西省社會科學課題(14JY0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課題(JY1309)
【分類號】:G6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韓水法;誰想要世界一流大學?[J];讀書;2002年03期

2 朱曉剛;;我國大學三種課程改革之評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易紅郡;;學術資本主義: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理念[J];教育與經濟;2010年03期

4 趙中建;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動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東徽;明珠;蔡曉琳;;高等院校校園景觀特色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3期

2 楊丹;劉自敏;;農林經濟管理專業(yè)統(tǒng)計學系列課程教學案例庫建設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7期

3 王端慶;錢靜;于永華;;深化教改,培養(yǎng)前瞻性專業(yè)人才[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孫志娟;;以人為本視角下對傳統(tǒng)少兒道德教育的反思[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郝艷萍;弗萊克斯納的現(xiàn)代大學功能觀及其啟示[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6 王義遒;;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的“博通”與“專精”[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李漢邦,張曉京;國外高等教育評估的實踐及啟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解希靜;高師實施人文教育的意義及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2期

9 劉寶存;科爾大學理念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10 劉寶存;何謂大學——西方大學概念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秦國柱;羅勇;;特區(qū)大學能否“殺出一條血路”——知識分子與大學的現(xiàn)代性悖論[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2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蔡芳;羅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目的——杜威“教育無目的”論的現(xiàn)實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炳華;江順;;文化融合:多校區(qū)大學建設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5 曾春花;;企業(yè)管理理論在貴州高校管理中的應用[A];第一屆貴州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顧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劉曉斌;;我國大學管理行政化的弊端與改革思路[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孫華;;論當前大學公共危機的發(fā)育機制[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趙紅亞;;試論學習型社會大學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玨;張鋒;張健保;徐進;李延海;陳龍偉;陳艷妮;;《康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之思考[A];第七屆全國康復醫(yī)學工程與康復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李蓉;論庫恩科學哲學的社會學轉向[D];武漢大學;2010年

8 文少保;美國大學跨學科研究組織變遷與運行治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李新月;我國大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欒旭;黑龍江省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佳;論我國高校資助體系中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學;2009年

4 杜保鵬;江西理工大學“3+1”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衛(wèi)忠;江陰市農村高中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現(xiàn)狀調查與提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袁昆明;在校大學生對高校服務滿意度調查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錢嘯寅;職業(yè)教育開放實訓中心運行績效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邵煥舉;“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9 敬陽;汶川地震后貧困大學生資助與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巴永貴;中西方大學校訓倫理思想比較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唐曉玲;王正青;;學術資本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大學科研的影響[J];高教探索;2009年06期

2 黃福濤;;從自由教育到通識教育——歷史與比較的視角[J];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04期

3 徐世樸;試論素質的含意及大學生的素質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4 張豈之;大學生文化素質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5 楊叔子;人文教育 現(xiàn)代大學之基——關于大學人文教育之我感與陋見[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6 王淑杰;;國外服務型大學的理念與實踐[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明月,張大鵬,周云峰;跨世紀的課程改革:課程現(xiàn)代化[J];黑龍江財專學報;2000年05期

2 李濃;;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課程范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34期

3 郭中華;唐德海;;人學視域中大學課程的反思與重構[J];江蘇高教;2008年02期

4 孟振庭 ,師維;面向21世紀的師專課程構想[J];渭南師專學報;1998年S1期

5 王永紅,黃甫全;課程現(xiàn)代化:跨世紀的思考——首屆全國課程學術研討會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1998年02期

6 黃甫全;國外課程整合的發(fā)展走勢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楊明莉;陳義輝;;高校精品課程范式系統(tǒng)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J];網友世界;2012年10期

8 王洪席;;課程改革的全球視野與本土行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10期

9 章興鳴;;實踐的課程范式與公共管理專業(yè)的實踐[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王洪席;靳玉樂;;課程改革:基于改革方法論的反思[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曉剛;我國大學課程觀的反思與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歐陽文;大學課程的建構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磊;大學課程體系個性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2 魏昌廷;大學課程理論流派演變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3 宋薇;“環(huán)境課程”簡論[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0131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131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20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