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研究
本文選題:地域文化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參考:《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18期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擔著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重要職責并開始了積極的實踐。汲取地域文化營養(yǎng),構(gòu)造和提升校園文化環(huán)境,做到環(huán)境育人;契合地域文化特質(zhì),提煉高校文化精神,做到精神育人;承繼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形成和發(fā)揮教研特色,做到教學育人,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積極表現(xiàn),但仍存在投入不足、挖掘不深、提煉不夠、師資隊伍不足、輻射范圍較窄等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主動擔負起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職責,將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yōu)槲幕ㄔO的自覺。
[Abstract]:The new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to inherit the innovative regional culture and start the positive practice. Draw the regional culture nutrition, construct and promote the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make the environment nurture the people, meet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fine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make the spirit nurture, inherit the innovative regional culture, form and play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features.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this is the pos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herit the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but ther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sufficient excavation, insufficient refining, insufficient teachers and narrow range of radiation. The 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herit the new regional culture and inherit the regional culture. Change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濰坊科技學院;
【基金】:2012年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山東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批準號:J12WH8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8.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楊海波,鄭永廷;創(chuàng)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當代高校精神文化發(fā)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3年04期
2 賀建平;發(fā)揮地域文化在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年02期
3 韓承敏;地域文化與校園精神[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4 ;大學引領(lǐng)文化功能與生俱來唯我獨尊[J];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Z1期
5 陳夢寒;;論地方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對地方文化的揚棄[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菊興;試論高校黨校在學校黨建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田海洋;於榮;;論地方高校的大學精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于永華;;論教法、學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王堯;普通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與辦學特色[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王義遒;;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的“博通”與“專精”[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孟遠;孟梅君;;關(guān)于大學人文教育困境的思考[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宋萑;康曉偉;;論大學教師學術(shù)創(chuàng)新力的基礎(chǔ):學術(shù)綜合交叉能力[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8 孫明;;大學校園建設項目設計前期引入建筑策劃的必要性[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黃俊杰,孫震;傅斯年與臺灣大學的教育理念[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10 張建新,陳學飛;從二元制到一元制——英國高等教育體制變遷的動因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胡偉;;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問題與對策建議[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韓成英;;大學學術(shù)管理與行政管理關(guān)系及協(xié)調(diào)[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屯;大學社會評價中的符號資本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陳登福;中國基礎(chǔ)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王燕華;大學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房?;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guān)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朱家德;權(quán)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孫華程;城市與教堂:制度視野下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發(fā)生與演進[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鄧磊;中世紀大學組織權(quán)力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瑋瑋;校內(nèi)住宿與校外住宿對大學生自律性影響的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袁昆明;在校大學生對高校服務滿意度調(diào)查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王勇;蘭州大學科技服務社會功能體系及其未來發(fā)展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段洪斌;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對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邵煥舉;“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范曉瀅;江西高校大學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郭秀花;高等院!耙匀藶楸尽苯虒W管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李強;高等學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9 徐衛(wèi)民;本科生科研道德規(guī)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倩;高等教育需求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費孝通;對文化的歷史性和社會性的思考[J];思想戰(zhàn)線;2004年02期
2 曹毓民;;試論地域文化對地方高校辦學的作用[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那聲潤;;市場經(jīng)濟建設時期傳統(tǒng)文化的揚棄[J];學術(shù)交流;2008年11期
4 曹毓民;;地域文化對地方高校辦學特色構(gòu)建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閩江學院 薛菁邋陳永正;[N];光明日報;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世達,陶亞靜;當代中國文化的地域觀[J];社會科學;1987年08期
2 趙劍光;地域文化的孤獨[J];唐都學刊;1995年02期
3 薛珍;談大力發(fā)展黑河市地域文化[J];黑河學刊;1998年04期
4 董小玉;賈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審美觀照[J];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5 喻繼紅;尋根文學的地域文化特色[J];襄樊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劉國平,楊春風;當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視界中的東北地域文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5期
7 董鴻揚;挖掘地域文化資源 促進文化生產(chǎn)力發(fā)展[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8 楊建義;依托地域文化資源,建立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的長效機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9 陳晶;;面向未來的景觀建筑[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吉平;任庭義;;“陜派”風味電視劇初探[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應方德;;地域文化與地方志[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2 羅國彪;;地域文化特色在青巖古鎮(zhèn)保護規(guī)劃中的傳承[A];轉(zhuǎn)型與重構(gòu)——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利民;;博物館與地域文化[A];秦晉豫三省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8年
4 傅廣典;;重視地域文化的認定、發(fā)掘與保護——房陵文化圈啟示錄[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產(chǎn)業(yè)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何聯(lián)華;;毛澤東詩詞中的荊楚地域文化特色[A];毛澤東詩詞研究叢刊(第一輯)[C];2000年
6 孔翔;陸韜;;傳統(tǒng)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關(guān)系作用機制初探——以徽州文化研究為例[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康君;;現(xiàn)代化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地域文化的關(guān)聯(lián)[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8 徐蘇;;鎮(zhèn)江六朝文化研究[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葛景春;;繼承與超越——論李白詩風與地域文化的關(guān)系[A];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彭水清;佟慶;;基于深圳地域文化的客家民居保護利用[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常鐵;公平一些吧[N];吉林日報;2004年
2 施立學;吉林地名與地域文化[N];協(xié)商新報;2009年
3 王向龍;地域文化到底惹誰了[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4 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聯(lián)基地;地域文化的研究與開發(fā)[N];安徽日報;2005年
5 宋生貴;開掘民族與地域文化資源[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謝曉蘇 朱光澤 晨迪;日本對戰(zhàn)爭的責任不能回避[N];成都日報;2010年
7 記者 李欣;指導中國地域文化通覽青海分卷編撰工作[N];青海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燕志華;地域文化,在援建中交融[N];新華日報;2010年
9 記者 馮驥;遵循基本要求 保質(zhì)保量完成撰寫工作[N];西藏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李向紅 楊小玲;陜派電視劇異軍突起[N];陜西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燕;地域文化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殷曉峰;地域文化對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作用機理與效應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班紅娟;國家意識與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張海;前后蜀文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鐘乃元;唐宋粵西地域文化與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裴小倩;全球化背景下有關(guān)中國學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金鋼;俄羅斯文化與現(xiàn)代東北文學[D];山東大學;2007年
8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陳未鵬;宋詞與地域文化[D];蘇州大學;2008年
10 楊忠謙;大定詩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嵐;李R既俗髕返陌褪裎幕蚚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2 娜布其;阿拉善額濟納土語的特殊詞語與地域文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3 楊敏;基于地域文化視角的西安市城市空間結(jié)構(gòu)演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沈慧萍;地域文化視野中的電視社教節(jié)目[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洪靖慧;京派海派情景喜劇及其地域文化背景比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5年
6 曹鋒;地域文化主題公園規(guī)劃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7 侯慧中;地域文化視野中的路遙小說及其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凌飛;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風景區(qū)景觀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林林;中國電視節(jié)目地域化傳播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楊華;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城市廣場設計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60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9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