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維虛擬技術的網(wǎng)絡實訓課堂設計與實現(xiàn)
本文選題:三維技術 + 虛擬現(xiàn)實技術; 參考:《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年11期
【摘要】:三維Web網(wǎng)絡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給網(wǎng)絡實訓課程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網(wǎng)絡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問題。基于三維虛擬技術的互動式網(wǎng)絡實訓課堂設計的關鍵在于建模技術、定位技術、動畫技術以及Web3D表現(xiàn)技術的設計。這種新的網(wǎng)絡實訓課堂提升了網(wǎng)絡實訓課堂的教學效果,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 dimensional Web network technology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raining course . The key to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network real training classroom based on 3D virtual technology lies in the design of modeling technology , positioning technology , animation technology and Web3D representation technology .
【作者單位】: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貿(mào)管理學院;
【基金】:2012年江蘇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立項課題(23128)
【分類號】:G6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何曲;楊潔;張紅燕;;基于X3D的三維虛擬圖書館的構建[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年16期
2 趙金龍;胡小麗;王碩;穆大衛(wèi);;利用Web3D技術建設數(shù)字圖書館平臺的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年01期
3 劉尚勤;顧耀林;;基于X3D構建高效的虛擬場景[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年02期
4 馮清秀;夏俊力;;基于OpenGL的交互式PLC虛擬實驗系統(tǒ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2期
5 陳t;王勁飛;何興恒;;利用四叉樹分割技術對二維圖像的三維轉(zhuǎn)換[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06年01期
6 葉家鳴;錢萌;程樹林;;基于Catmull-Rom插值算法的二維圖像的三維顯示[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07年10期
7 張麗霞;商蕾杰;;虛擬課堂學習支架的類型及功能[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立平;王育堅;;基于X3D的虛擬校園交互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王阿習;張學軍;;虛擬實驗中半自動實驗報告的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12期
3 牟占生;胡麗芳;張紅軍;;Web3D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J];電腦學習;2008年04期
4 林夏菲;吳鳳鳴;;Catmull-Rom插值算法在基于OpenGL的三維地形繪制中的應用實現(xiàn)[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22期
5 劉玉;王娜;付鵬偉;;基于X3DOM的3D閱覽室構建[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年04期
6 楊帆;蘭嵐;;基于X3D的虛擬場景設計方法[J];測繪工程;2013年04期
7 陳敏;伍勝男;劉曉秋;;基于X3D實現(xiàn)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構建[J];機械設計;2008年07期
8 陳敏;郭烈恩;;基于X3D技術構建虛擬液壓傳動實驗室[J];機械設計;2010年02期
9 馬麗麗;王緒本;曹禮剛;薛雅娟;;基于X3D/VRML構建金沙地區(qū)古場景[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7年04期
10 于亮;李剛;李光明;夏丹丹;;基于AJAX和X3D的虛擬場景交互架構研究[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侯文君;段文嘉;祖明;楊冬;;基于網(wǎng)絡的交互式虛擬產(chǎn)品展示平臺研究及應用[A];第三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7)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陸穎雋;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數(shù)字圖書館的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長劍;煤場盤煤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徐之路;基于Virtools的虛擬圖書館的設計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志剛;基于X3D探究式虛擬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與開發(fā)[D];河北大學;2011年
4 劉尚勤;基于X3D的虛擬環(huán)境可視化建模技術應用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5 馬麗麗;探測GIS中三維可視化的研究與設計[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6 鐘勇;面向遠程監(jiān)控的X3D標準擴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張光建;基于VRML/X3D的虛擬房地產(chǎn)展示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8 陳俊文;基于X3D的三維地理數(shù)據(jù)模型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8年
9 王晉君;圖形處理器在錐束CT成像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洋;基于X3D的虛擬地質(zhì)公園旅游信息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炯;張程程;;協(xié)作學習在研究生教育中應用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謝文達;;VRML/X3D場景的優(yōu)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22期
3 王學慧;;交通信號控制虛擬實驗平臺設計[J];信息技術;2006年10期
4 江巨浪;張佑生;胡連生;薛峰;;一種基于C~2連續(xù)Catmull-Rom樣條的圖像放大方法[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5 劉柏;;SecondLife架構剖析[J];程序員;2008年02期
6 黃正軍;周建中;;基于X3D的虛擬場景動態(tài)交互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7年07期
7 樊云仙;虛擬數(shù)字圖書館的瀏覽設計探討[J];計算機時代;2005年07期
8 羅燕華;何嶺松;張登攀;;一種軟PLC技術的研究及實現(xiàn)[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7年02期
9 劉芳;;數(shù)字國防三維建模的設計與實現(xiàn)[J];礦山測量;2009年04期
10 馮莉莉;武衛(wèi)玲;;基于3ds Max的虛擬校園三維模型的創(chuàng)建[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連榮,姜元章,任玲;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及其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石油教育;2003年05期
2 周孟然;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EDA虛擬教學的應用[J];淮南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可視化計算與虛擬現(xiàn)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4 李海穎;;大學生網(wǎng)絡學習及網(wǎng)絡課堂建設的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孫連榮,姜元章,任玲;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及其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石油教育;2003年03期
6 黃曉琴;;高校實驗教學中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應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9年01期
7 趙蘭香;;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對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討[J];世紀橋;2011年13期
8 李明杰,趙彩云;虛擬實驗技術及其應用[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徐紀濤;李鑫;;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教學應用探析[J];武警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溫逸嫻;;淺談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高校實驗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肖永梅;;大學生虛擬社會實踐的內(nèi)涵解讀及整體構建[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羅艷琳;趙麗;尹艷玲;李俊發(fā);;神經(jīng)生理學課程網(wǎng)絡教學探析[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3 李麗;張緒東;劉桂蓮;關艷中;金秀東;;生理學立體化教材體系的建設與應用體會[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卜海濤;抗擊“非典” 心心相印[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汪嘉波;明星教授來啦![N];光明日報;2011年
3 王飛躍;一個構想喚起我的教學夢[N];大眾科技報;2007年
4 趙鳳華;大學生考研青睞網(wǎng)絡課堂學習[N];科技日報;2008年
5 記者 王暉邋通訊員 雷鳴;還原車禍瞬間預見在建橋梁危險[N];河南日報;2007年
6 通訊員 周煒;國產(chǎn)網(wǎng)絡公開課能否“一課風行”[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呂少暉 向天宇;南京指揮學院扎實推動十七大精神“三進入”[N];人民武警;2008年
8 ;讓學習價有所值[N];國際商報;2008年
9 雷鳴;多舉措增強畢業(yè)生競爭力[N];中國礦業(yè)報;2009年
10 趙正元;首都百萬大學生同上一堂課[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杜澤;基于Flex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教學中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燕妮;數(shù)字技術在高校校園建設中的運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3 常德海;基于Skyline的虛擬校園建設理論與方法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4 張思;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吳英;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虛擬社會實踐問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6 于婷;機械虛擬實驗教學平臺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顧暉;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作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8 沈華錦;大學課程BL教學設計[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陳書來;基于VRML的光學虛擬實驗的設計與開發(fā)[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閆新;當代大學生親職教育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27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2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