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英國高等理科教育學科專業(yè)結(jié)構(gòu)的變化及啟示
本文選題:英國 切入點:高等理科教育 出處:《大學教育科學》2013年06期
【摘要】:21世紀以來,在英國政府強有力的干預(yù)和變革下,英國高等理科教育規(guī)模及其在高等教育總規(guī)模中的比重不斷增長;層次結(jié)構(gòu)重心不斷下移;專業(yè)結(jié)構(gòu)變化顯著;全日制高等理科教育規(guī)模穩(wěn)步增長,非全日制高等理科教育規(guī)模在快速增長后趨于相對穩(wěn)定。我們應(yīng)重新考量高等理科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社會需求為導(dǎo)向逐步增強高等理科教育專業(yè)結(jié)構(gòu)的社會適應(yīng)性,立足終身教育的理念促進非全日制高等理科教育的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strong intervention and reform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he scale of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ain have been increasing, the gravity of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has been moving down,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 scale of full-time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increases steadily, and the scale of part-time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tends to be relatively stable after rapid growth.We should reconsider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whol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gradually enhanc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tructure guided by social need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art-time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高教司“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調(diào)研”(教高司函〔2012〕221號) 湖南省教育科學重點課題“世界一流學科成長機理研究”(XJK08AGD011)
【分類號】:G649.5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光迅,楊獻軍,許金根;關(guān)于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1996年03期
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教育專業(yè)委員會關(guān)于新時期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建議[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1期
3 趙世超;高等教育應(yīng)堅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4 徐書業(yè);我國的科學教育過頭了嗎[J];中國教育學刊;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全華;王潤萍;;論教育和諧與學生精神和諧的關(guān)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錢敏;;深化課程改革 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為例[J];滄桑;2009年03期
3 周炯;周奔波;劉小軍;;理工科大學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年02期
4 韓柏光;;“以德為行,以學為上”教育理念的價值本意及養(yǎng)成[J];大眾科技;2009年08期
5 張凜浩;;“回歸人文”——理工科高校的教育走向[J];電子商務(wù);2009年12期
6 黃偉;新建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4年11期
7 孟穎;;論生命論哲學視域下高等教育的本位價值[J];重慶與世界(學術(shù)版);2013年08期
8 毛錦茹;涂運根;;理工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戰(zhàn)略探討[J];荊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9 張彤;深化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質(zhì)教育的途徑[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胡仁東;;反思與啟迪:我國大學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瑜;周偉紅;朱廣濤;王寶珍;;普通化學教育功能的全方位釋放[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楊陽;陶行知科學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程U,
本文編號:17283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2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