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公立大學自治改革及其成效
本文選題:馬來西亞 切入點:公立大學 出處:《外國教育研究》2015年12期
【摘要】:大學自治與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密切相連,要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大學自治是前提。馬來西亞在國家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從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對公立大學進行了自治改革,先后采取了公立大學企業(yè)化改革、建立特殊類型高等教育機構、提高大學人力資源的能力水平、推進質量保證機制建設等舉措。經過自治改革,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理念發(fā)生了轉變,政府與公立大學之間的關系得以重塑,政府由管理主體變?yōu)楸O(jiān)督和撥款主體,公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辦學自主權擴大,公立大學的管理與運營呈現(xiàn)出一些新氣象。
[Abstract]:University aut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To establish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prerequisite.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ism and neoliberalism, Malaysia has carried out the self-governance reform of public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has successively adopted the enterprise-oriented reform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typ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Improve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and other measures.After the reform of autonomy,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laysia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universities has been reshaped, the government has changed from the main body of management into the main body of supervision and funding, and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public universities has been further optimized.The autonomy of running a school has expanded, and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universities have taken on some new circumstances.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廣西教育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廣西高等學校分類發(fā)展實證研究——高職高專教育”(項目批準號:2014JD211)
【分類號】:G649.33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勇;論大學制度文化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姚艷杰;姚靜;;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柯佑祥;關于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哲學思考[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4 田海洋;於榮;;論地方高校的大學精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毛國紅;;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于永華;;論教法、學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席成孝;;從大學理念的歷史發(fā)展看當代國際高等教育的新變化[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8 白玉艷;鐘熙;;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探討[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08期
9 陳瑞豐;;高校學生權力——影響力的視角[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張燁;我國高!皩W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矛盾及其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湛中樂;徐靖;;通過章程的現(xiàn)代大學治理[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秦前紅;嚴晗;;中外學術自由權的憲法保障比較[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趙德平;陳仲堂;繆淑賢;;淺談大學特色發(fā)展的幾點想法[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4 張騰;;西歐中世紀大學教師的角色及啟示[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吳國娟;;試析蔡元培大學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白嫻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周險峰;;“士人”品格與中國高校教師群體的精神建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劉貴華;;對大學學術合理性的追問——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到“生態(tài)本位”的確證[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雷小生;;用改革發(fā)展的眼光審視高校育人理念的嬗變[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10 曹邦勤;;終身教育視野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以高考棄考現(xiàn)象為例[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劉葉;建立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管理上轉型的路徑[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付曄;中國高校專利產出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溫雪梅;教育國際化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衡論[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周由明;建立中國大學校長問責制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劉玉桂;轉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責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劉佳;論我國高校資助體系中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學;2009年
6 張強;地方綜合性高校教育經費籌措的困境與對策[D];湘潭大學;2009年
7 劉震;我國農村地區(qū)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曾強;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問題的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9 吳曉玲;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劉佳;高職院校師資建設績效評價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天華;決策系統(tǒng)的有效整合與降低摩擦成本的關系——對我國公立大學決策機制的分析[J];經濟經緯;2004年04期
2 樊釘,呂小明;高校問責制:美國公立大學權責關系的分析與借鑒[J];中國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3 謝金麗;James J.Duderstadt;Farris W.Womack;;美國公立大學的未來——市場力量的視野[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馬粵川 ,劉雁 ,浩聞;肩負時代使命 提升大學服務社會的理念和能力——中美公立大學校長研討會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12期
5 曲紹衛(wèi);;“契約不完全”代理:我國公立大學制度低效問題探析[J];教育與經濟;2006年03期
6 王建華;;作為政府部門的公立大學[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6期
7 金明浩;鄭友德;;論我國公立大學法人地位的實現(xiàn)與保障[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6年06期
8 張曉紅;;美國公立大學學費政策及經濟資助措施[J];教育財會研究;2007年01期
9 張鐵牛;徐來群;宋曉平;;我國公立大學權力運行制度探究[J];許昌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10 周海濤;;美國公立大學錄取政策變革:百分比計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羅向陽;解飛厚;支希哲;;公立大學的契約結構、相關的機會主義及其規(guī)制——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蔡茂寅;;試評湛中樂、韓春暉大著——《論大陸公立大學自治權的內在結構》一文[A];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C];2005年
3 姚金菊;;公立大學章程制定的法律分析[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4 ;美國公立大學科研創(chuàng)新的特征與啟示[A];第三屆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科教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5 劉璞;;我國公立大學章程的法律屬性及其制定依據(jù)[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6 李昕;;論公立大學法人治理的目標與制度功能[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7 湛中樂;韓春暉;;論大陸公立大學自治權的內在結構——結合北京大學的歷史變遷分析[A];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和平;公立大學的社會職能和時代使命[N];光明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孫權;臺灣還應開放更多公立大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3 北京商報記者 楊春雨;美國公立大學高學費引熱議[N];北京商報;2013年
4 王悠然;美公立大學面臨生存困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本報通訊員 馬粵川 劉雁 本報記者 朱振國;肩負公立大學時代使命[N];光明日報;2005年
6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 柏敬諾(Robert Birgeneau) 本報記者 呂紹剛 整理;公立大學要確保教育公平[N];人民日報;2011年
7 吳慧平;錢荒時代:美國公立大學艱難求生[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本報首席記者 朱幸福;“大學必須與社會和企業(yè)結合”[N];文匯報;2007年
9 記者 張小溪;美國公立大學近30年逐漸衰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10 翻譯 雷環(huán) 邵小明 李林波 孔鋼城;21世紀的公立大學[N];新清華;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KEN RAMANI;高等教育機構沖突解決機制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么立華;中國公立大學財務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3 吉福特(Gift Masaiti);論贊比亞高等教育財政政策的重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琛;我國公立大學產權不清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思奇;中國公立大學利益相關者治理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3 馬成;權力視野下中國公立大學的行政改革[D];西南大學;2012年
4 薛艷莉;法理學視角下我國公立大學章程制定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5 高欣;美國公立大學校友捐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汪龍飛;香港公立大學發(fā)展過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5年
7 張宇;論中國公立大學管理“去行政化”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陳立榮;法治進程中我國公立大學章程建設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9 劉啟兵;我國公立大學治理權力博弈[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10 楊文貴;我國公立大學董事會治理結構的現(xiàn)實困境與優(yōu)化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029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0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