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熱點與觀點年度透視——基于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載文的內(nèi)容分析
本文選題:高等教育 切入點:內(nèi)容分析 出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摘要】:高等教育研究應當準確把握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向,及時研究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模式。通過內(nèi)容分析法對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所轉(zhuǎn)載論文進行內(nèi)容透視,展現(xiàn)和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熱點領域及其基本觀點,對我國高等教育研究未來走向進行展望。我國高等教育研究在一些領域取得了較大突破,研究方法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一批期刊的學術地位相對穩(wěn)定、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ccurately and study the new problems and new mode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ime.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hot areas and their basic viewpoint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which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 in some fields.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iversified, the research field is further expanded, the academic status of a batch of journals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quality is further improved.
【作者單位】: 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JCJY16YB) 寧波大學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
【分類號】:G649.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穎;祁曉;;區(qū)域高等教育對經(jīng)濟增長貢獻率差異的內(nèi)部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張國有;胡少誠;;中國大學章程建設的歷程與形態(tài)[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2年02期
3 周光禮;;中國大學辦學自主權(quán)(1952—2012):政策變遷的制度解釋[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4 李強;陳廣超;;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慣性[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5 劉虹;張端鴻;;大學章程治理要素的國際比較[J];復旦教育論壇;2012年03期
6 金一斌;黃巖;;加強“特殊群體”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11年09期
7 郭鋒;;英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特點[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8 王玉衡;;教學成為學術:當代國際大學學術文化的新探索[J];大學(學術版);2011年11期
9 趙俊芳;;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內(nèi)在沖突及路徑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10 李琳琳;盧乃桂;黎萬紅;;新公共管理理念對中國高等教育政策及學術工作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魯?shù)?;大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的路徑探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劉獻君;;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中的若干關系[J];大學(學術版);2012年01期
3 陳敏;李瑾;;30年來中國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邏輯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李紅梅;盧葦;陳旭東;邢薇薇;;畢業(yè)實習與設計過程管理質(zhì)量保證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5 張運波;鄭文;姜志宏;;電工電子系列課程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的研究與實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6 毛建;;全納教育理念催生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年02期
7 朱家德;;大學章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8 張文革;;淺論以獨立開設法律基礎課為契機加強法制教育[J];河南教育(中旬);2012年06期
9 董澤芳;岳奎;;完善大學治理結(jié)構(gòu)的思考與建議[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10 劉獻君;;論大學內(nèi)部權(quán)力的制約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福龍;斯坦利·費希高等教育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2 栗杰;經(jīng)院哲學對中世紀大學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2年
3 陳小蘭;我國高校去行政化的阻礙及其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瑩;福建省高等教育供給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方華明;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教育質(zhì)量保障:學生政策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6 馬子雯;高校特殊群體學生違紀的預防干預機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貴聰;西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主義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徐輝;;21世紀初國際高等教育研究發(fā)展的動態(tài)及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盧乃桂;張永平;;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政府角色變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4 高校領導赴英國培訓團;英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考察與啟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周光禮;;學術與政治——高等教育治理的政治學分析[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王保樹,邱本;經(jīng)濟法與社會公共性論綱[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7 張應強;李峻;;生存論轉(zhuǎn)向與當代教育研究范式變革[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5期
8 鄭利霞;;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突出問題及發(fā)展思路[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5期
9 徐春霞;;1981年財政削減對英國高等教育管理產(chǎn)生的沖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易紅郡;;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留學生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蔣安杰;[N];法制日報;2010年
2 沈文欽;[N];人民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海苓;戰(zhàn)略管理與大學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級勝;李立瓊;;高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探析[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0期
2 徐乾;;來華留學生管理模式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20期
3 王艷紅;;社會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S2期
4 ;改革、整頓充實、英才獎學——高等教育的三個重點[J];外國教育研究;1975年02期
5 周恩來;;國務院提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T嶧峋齠ń逃糠治叩冉逃亢徒逃康膵p案[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64年12期
6 長征;;為開創(chuàng)高等教育的新局面而奮斗——記北京市高等學校領導干部學習討論會[J];中國高等教育;1982年12期
7 羅南;;加速發(fā)展高等教育,為我國九十年代經(jīng)濟振興做好人才準備——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為全省高教發(fā)展提出奮斗目標[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3年04期
8 朱杰;;改革海運高等教育的認識和設想[J];遼寧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9 余立;馮之浚;張念椿;陶新昌;;新的技術革命與上海的高等教育[J];教育發(fā)展研究;1984年01期
10 立;;高等教育應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新人[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198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雪竹;;高校學生社區(qū)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淺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2 但昭彬;;簡析中央蘇區(qū)高等教育的辦學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1)——中國革命根據(jù)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高松元;;美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法治化:路徑、原則與經(jīng)驗[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李冰;;對當前新西蘭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證體系從審查制向評價制改革的研究與思考[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楊秀芹;;高等教育制度變遷的過程與實質(zhì)[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雪竹;李炎鋒;;淺論全方位開展大學生就業(yè)指導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7 吳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國高等教育融資的思考[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黃玲毅;;淺談高校雙語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陳煜;葉祥鳳;;高等學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討[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黃清云;;加快上海民辦高校發(fā)展的幾點建議[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家杰;北京高等教育爭創(chuàng)一流[N];光明日報;2002年
2 記者 劉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飛猛進[N];江西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丁光清;蔡敬民:質(zhì)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線[N];安徽日報;2006年
4 紀良;喚醒農(nóng)民躋身高等教育的熱情[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袁新文;大學不能“攤大餅”[N];人民日報;2007年
6 ;高教社推出“大學生傳世經(jīng)典隨身讀”[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蘭州商學院黨委書記 王肅元;解放思想與高校發(fā)展[N];甘肅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周仕興;夯實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石[N];廣西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張海志;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爛漫時[N];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李們;松綁國有大學 財務自主助推產(chǎn)學研一體[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繼林;共軛動力系統(tǒng)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專業(yè)結(jié)構(gòu)管理中的應用[D];天津大學;2009年
2 劉兆宇;19世紀英格蘭高等教育轉(zhuǎn)型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評價與質(zhì)量保障體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崔愛林;二戰(zhàn)后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盧晶;專業(yè)認證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朱迎春;區(qū)域“高等教育——經(jīng)濟”系統(tǒng)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何振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化發(fā)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學;2008年
8 吳越;中國高校聯(lián)盟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謝俊;大學的學術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孟麗菊;基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大學—政府—市場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有志;對高等院校評價認證機構(gòu)的認可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姜婷婷;我國女性高等教育機會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3 衛(wèi)婷婷;我國中央政府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fā)展的財政責任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4 譚曉玲;近十年我國農(nóng)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問題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5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6 于海曼;大眾化進程中的高等教育學費制度改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勞麗靜;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質(zhì)量評價體系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9 董新美;擴招以來高等教育政府間財政責任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劉戀;哈珀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初探[D];河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4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68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