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視野下的高等教育學費定價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高等教育學費 切入點:定價機制 出處:《中國高教研究》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教育學費作為生均培養(yǎng)成本一部分,其討論已經(jīng)從"要不要收費"的問題進入到"如何收、收多少"的問題。為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國應(yīng)基于《價格法》的立法精神,充分考慮受教者家庭支付能力差異、高校和生源地域差異、高校教育質(zhì)量差異、專業(yè)差異,以及價值規(guī)律等因素,同時通過進一步完善學費定價的聽證制度來完善高等教育學費定價機制。
[Abstract]:With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unceasing advancement, the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per student as part of the cost, which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want to charge" problem into "how to close, how much".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s legisl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price law" spirit, fully considering the educated family ability to pay the difference,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differences,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erences, factors and law of valu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uition pricing hear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pricing mechanism.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人文社科處;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2011年青年項目“大學籌資結(jié)構(gòu)、行為與辦學績效”(項目編號:11CGL078)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7.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伍海泉;董歡;于海曼;;標準生均成本應(yīng)成為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的數(shù)量基礎(chǔ)[J];中國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2 柯佑祥;;高等教育學費標準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3 張小萍,譚章祿;高等教育學費制定的國際比較研究[J];價格月刊;2005年07期
4 梁藝瀕;吳志倫;;家庭收入對個人投資高等教育的影響[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9年02期
5 胡茂波;沈紅;;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的論爭及啟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Z3期
6 姚雪萍;余成躍;;對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的理性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8年08期
7 邱崇洋;肖蕓蕓;;高等教育學費標準模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沈百福;淺議高等教育的學費、價格與市場[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9 徐新生;李際單;趙寬;徐濤;;關(guān)于高等教育學費問題的交叉規(guī)劃模型[J];濱州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10 張怡;;從供需角度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07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任帥;尚成麟;范文闖;;《綱要(2010-2020)》指導(dǎo)下的高等教育學費標準探討[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伍海泉;陳翊;鐘菲菲;;教育成本的兩種形式與高等教育學費定價[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楊清;陶美重;;透析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定價影響因素[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廖明靜;;農(nóng)村大學生“上學難”問題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寰安;;教育成本分擔原理的適用條件——一種定價理論的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廖佩君;;中國大陸與臺灣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就學貸款制度之比較[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周曉紅;;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問題研究述評[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二)[C];2004年
8 崔玉平;李志峰;;公立高校學費定價方法論[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趙宏斌;;家庭對高等教育投資與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陳芳芳;;關(guān)于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問題及對策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長沙理工大學 伍海泉;公平與效率: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的雙重目標與追求[N];光明日報;2010年
2 彭興庭;高等教育學費是一種補償而不是價格[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3 彭興庭;當“4年學費”等于“35年純收入”[N];大眾科技報;2005年
4 袁曉明;要對非名牌大學給予更多關(guān)注[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5 趙志明 熊宇靜;高校法制課應(yīng)注重實效[N];人民公安報;2003年
6 安勇 徐亨通 楊貴碩;用創(chuàng)新之火點亮希望之燈[N];科技日報;2009年
7 李力;校外寄宿學生誰來監(jiān)護[N];西部法制報;2005年
8 段佳蕙;丁石孫提出發(fā)展民辦高教必須靠法制[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9 戚業(yè)國;高校培養(yǎng)成本應(yīng)當實行“陽光核算”[N];文匯報;2006年
10 黃曉華 劉京;17所大專院校將選配兼職法制副校長[N];海南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蓉;中國普通高校學費政策評估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2 朱沙;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財政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歡;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的政府與市場雙重機制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秦莉;2010年英國高等教育學費改革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瀟凌;我國高等教育學費收取標準[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4 陳茜;信息不完全下的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5 梁藝瀕;影響高等教育個人投資的若干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09年
6 李偉;我國高等教育經(jīng)費來源多元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志峰;高等教育學費定價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唐旭平;我國公辦高等教育學費合理性的探討與啟示[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惠華;西南地區(qū)高校學生民主與法制觀現(xiàn)狀及健全措施[D];武漢大學;2003年
10 澎湃;高等教育成本與定價及其國際比較[D];湖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83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7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