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知識語境中的大學課程變革
本文關鍵詞:當代知識語境中的大學課程變革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知識生產模式 學術資本主義 知識民主化 個人知識建構 行動學習
【摘要】:知識生產模式2、學術資本主義、知識民主化等共同構成了當代社會的知識特征,并對大學課程產生著深刻影響,它終結了統(tǒng)一的"高深學問"課程目標,使傳統(tǒng)的學科體系與知識傳播的課堂形態(tài)受到嚴重沖擊,并模糊了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為此,適應當代知識特征的大學課程變革,需要圍繞"個人知識建構"制訂大學課程目標,根據跨學科和應用學習的需要優(yōu)化課程結構與內容,倡導學生的行動學習,組建多樣的學術共同體,廣泛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Abstract]:The 2 mod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knowledge of academic capitalism, democracy constitute the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t ended the unity of "profound knowledg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lassroom discipline system and form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s under the serious impa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zy teaching and Study o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refore,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need to focus on "persona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goals of university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need to optimize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learning,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in action, set up a diverse academic community, to carry out a wide range of social services.
【作者單位】: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G642.3
【正文快照】: 古典時期,大學是知識傳播的中心;隨著研究職能的確立,近代大學又成為知識生產的場所;現代大學在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又主動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大學被社會譽為應用知識的服務站。從本質上說,大學是知識機構,其狀態(tài)反映了知識的社會特征。紐曼(John Henry Newman)指出:“大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勇;論大學制度文化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姚艷杰;姚靜;;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李萍萍;;高校學生非正式組織在學生教育管理及和諧校園建設中的作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柯佑祥;關于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哲學思考[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5 田海洋;於榮;;論地方高校的大學精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毛國紅;;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于永華;;論教法、學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陳曉琴;;高等教育課程適切性問題探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席成孝;;從大學理念的歷史發(fā)展看當代國際高等教育的新變化[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白玉艷;鐘熙;;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探討[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湛中樂;徐靖;;通過章程的現代大學治理[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秦前紅;嚴晗;;中外學術自由權的憲法保障比較[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趙德平;陳仲堂;繆淑賢;;淺談大學特色發(fā)展的幾點想法[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4 張騰;;西歐中世紀大學教師的角色及啟示[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吳國娟;;試析蔡元培大學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白嫻棠;;蔡元培“教授治!焙我钥赡苤轿鯷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周險峰;;“士人”品格與中國高校教師群體的精神建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劉貴華;;對大學學術合理性的追問——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到“生態(tài)本位”的確證[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雷小生;;用改革發(fā)展的眼光審視高校育人理念的嬗變[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10 曹邦勤;;終身教育視野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以高考棄考現象為例[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陳金江;中國大學本科精英學院運行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劉葉;建立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管理上轉型的路徑[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付曄;中國高校專利產出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衡論[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周由明;建立中國大學校長問責制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劉玉桂;轉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責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劉佳;論我國高校資助體系中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學;2009年
6 張強;地方綜合性高校教育經費籌措的困境與對策[D];湘潭大學;2009年
7 劉震;我國農村地區(qū)實現教育公平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曾強;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問題的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9 吳曉玲;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劉佳;高職院校師資建設績效評價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林海;;行動學習——高校輔導員培訓模式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2 王燕;;高校教師專業(yè)網絡實驗平臺的建設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6期
3 王棟;;基于行動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顧小清;;行動學習: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3期
5 溫正胞;;以企業(yè)精神改造高等教育:企業(yè)化大學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張立;王華平;;學術資本主義與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7 溫正胞;謝芳芳;;學術資本主義: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的組織特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05期
8 王正青;徐輝;;論學術資本主義的生成邏輯與價值沖突[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9 唐曉玲;王正青;;學術資本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大學科研的影響[J];高教探索;2009年06期
10 孫冬梅;梅紅娟;;從“學者”到“創(chuàng)業(yè)者”——論學術資本主義背景下高校教師角色的轉變[J];江蘇高教;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孫麗麗;張淑華;;高校教師知識分享影響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梅龍寶;桑龍揚;;電子行動學習與外語教師培訓[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梅龍寶;桑龍揚;;電子行動學習與外語教師培訓[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黃平;;游學——大學教育中的輕騎兵[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廖慶凌 本報實習生 李娜;為增進中德交流合作寫下厚重一筆[N];廣西日報;2008年
2 王喜軍;創(chuàng)建企業(yè)大學的“六個一工程”[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8年
3 記者 王慶環(huán);北大光華推出MBA改革措施[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徐勇;基于行動學習的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葉引姣;我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3 盧軍;媒體素養(yǎng)支持下的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燕;支持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網絡教育資源庫的建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92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39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