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深入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調研和思考
本文關鍵詞:對深入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調研和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和培養(yǎng)人的根本任務決定了我們必須把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推向深入。近幾年來,清華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所開展的工作促使我們反思,需要我們提升理論思維意識與能力,下大力氣確立理性的教育理念。
【分類號】:G642.0
【正文快照】: 文化素質教育開展到現(xiàn)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正如張豈之先生所說,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意義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作為這個歷程的參與者,筆者感到欣慰。同時,與許多這一歷程的參與者一樣,筆者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無論在認識上或實踐上,都存在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袁貴仁;加強大學文化研究 推進大學文化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2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德娟;張學梅;;多校區(qū)的大學文化比較及建設的實證研究[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2 侯玲,馮大同;大學文化建設芻議[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3 韓樹海;滕兆瑋;張前;;校園文化建設在高校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新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張玉芳;;班主任管理中柔性管理方法的應用[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1期
5 馮躍林;;和諧背景下的大學文化建設[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陳靜;張玲;;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彭方第;高等學校以人為本理念的再認識[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鮑時好;劉藝;;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9 麥新轉;王玉芬;;大學校訓的音韻特征與翻譯策略[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2期
10 甘蘇;;高校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大家;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冀生;;深刻轉變中的我國高等教育[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2 蘇群;車承軍;;新建工科院校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武永亮;;青海高校大學文化建設研究[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平;壓抑與超越:高校管理異化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高山;大學學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薛紹聰;大學主體間文化的缺失與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福杰;大學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長真;大學文化與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繼兵;大學文化與學生發(fā)展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王磊;大學創(chuàng)新學術團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池穎;我國高?蒲袆(chuàng)新團隊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永友;我國國防工業(yè)院校的大學文化體系及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10 徐偉;大學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軍奇;論大學校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鄧威;陽光體育背景下大學體育文化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姝;中美大學理念的不同重心[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羅強;校園文化視域下大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與創(chuàng)新型大學文化建設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劉建東;我國新時期大學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7 彭前進;民辦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鮑玉杰;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萍;論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高廣元;關于我國大學文化的分析與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平,劉莉;論大學生的文化素質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劉軍;對高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再認識[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3 甄慧林,劉福會,杜榮霞;淺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及實施途徑[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0年03期
4 谷中原;論文化素質教育與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結合[J];懷化師專學報;2000年06期
5 閆大偉;對文化素質教育的理性思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李馨;國外高等院校加強文化素質課程建設的現(xiàn)狀[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7 唐麗華;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0年02期
8 柳禮泉,鄧演平,鄧軍;淺論大學“兩課”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的關聯(lián)性[J];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9 曾文斗;夯實基礎 著眼創(chuàng)新——淺議“高職生”的文化素質教育[J];黎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10 丁立新;淺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J];遼寧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承劍芬;;高職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黃英;;把文化素質教育融入到“概論”課教學中的實踐[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夏楊;;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斷想[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4 蘇宜;;天文選修課納入文化素質教育主渠道[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5 齊東海;;我從事文化素質教育十七年[A];《大學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文化育人》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樊天和;;加強大學文化素質教育 積極發(fā)揮文化育人作用——回顧老有所為致力于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與認識[A];《大學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文化育人》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張慧禾;;理工科大學中文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車加林;;高中實驗班學生專業(yè)和文化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的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文化素質教育中心(藝術教育中心)全體成員;;后記[A];“臥龍人生”文化講演錄(第一輯)[C];2011年
10 楊小巖;;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編輯文化素質[A];新時期編輯活動特點探討——中國編輯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選[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永武;代表結構更加合理 文化素質大幅提升[N];蘭州日報;2006年
2 徐云飛、李蜀、特約記者王日國;文化講堂走進軍營 提升官兵文化素質[N];戰(zhàn)士報;2010年
3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 李延保;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永恒主題[N];光明日報;2004年
4 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主任 胡顯章;努力以科學的大學理念推進文化素質教育[N];新清華;2005年
5 記者 程曦;我校實施新的本科生文化素質教育方案[N];新清華;2006年
6 湖北大學團委書記,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辦公室主任,,博士 高天瓊;推進文化素質教育是大學的人文使命[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記者 程曦;第23次教育工作討論會專題研討文化素質教育[N];新清華;2009年
8 閆大偉;文化素質與文化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2年
9 張瑾;工科教學也應注重文化素質教育[N];中國改革報;2006年
10 記者陳靜 通訊員任達宣;文化素質教育十五載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戀;重慶大學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的建設與實施[D];重慶大學;2011年
2 袁慶;我國理工科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3 王麗平;文化素質教育與大學邏輯[D];山西大學;2006年
4 鄭陽;從兩岸居民文化素質比較看中國現(xiàn)代化的潛力空間[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李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羅吉平;粵港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方法比較[D];暨南大學;2009年
7 姜曉明;我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回顧與展望[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李育靜;北宋皇帝文化素質與治國成效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9 尹曉龍;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張楠;文化底蘊對青年文化素質的筑基作用[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71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17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