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擇偶偏好調查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擇偶偏好調查
【摘要】:本文采用《理想擇偶條件偏好量表》對378名大學生的擇偶偏好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女生在身高適當、有財產、有責任心、家境好、事業(yè)有成等項目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男生;農村生源大學生對有孝心的偏好顯著高于城鎮(zhèn)生源大學生;城鎮(zhèn)生源大學生對家境好的偏好顯著高于農村生源大學生;獨生子女大學生在家境好和有情趣方面得分均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文章最后,對大學生擇偶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議。
【作者單位】: 安慶師范學院;
【關鍵詞】: 大學生 擇偶觀 擇偶偏好
【基金】:安慶師范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SK201209;SK201410)
【分類號】:G641
【正文快照】: 馬林,安慶師范學院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元記憶與學習。謝芳*,安慶師范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通訊作者)擇偶是個體生命中的重要選擇,影響著個人發(fā)展、家庭幸福,甚至社會穩(wěn)定。個體的擇偶偏好是指個體對擇偶過程中各種基本問題的相對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評價。隨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娜;張陸;;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城鄉(xiāng)認同狀況[J];學習月刊;2014年08期
2 王帥;;淺析遼寧省阜新市農村生源學生家庭情況對學生教育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年91期
3 謝城銘;趙琨;;從經(jīng)濟學角度分析高校農村生源的減少[J];市場研究;2012年02期
4 王春鳳;;當前大學農村生源減少的原因探析[J];考試周刊;2013年A2期
5 蔡靈f3;;農村生源大學生就業(yè)決策的非理性與對策[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年01期
6 閆淼;;促進農村生源大學生就業(yè)的對策[J];當代青年研究;2010年11期
7 晏揚;;名牌大學農村生源比例[J];雜文選刊(下半月版);2013年10期
8 張敏杰;;大學農村生源下降現(xiàn)象的背后[J];觀察與思考;2009年03期
9 陳江生;李錄堂;張耀啟;;從農村生源畢業(yè)生視角看我國農村人口鄉(xiāng)城遷移及其影響因素——基于12省47個高校2009年調查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J];農村經(jīng)濟;2011年02期
10 姜梅;陳利平;明珠;黃雁鴻;;云南高校農村生源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調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丹輝;;職業(yè)學校農村生源學習的意義析[A];職業(yè)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婀娜 田豆豆 袁新文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范先佐 陜西省西安市市民 王殿斌 (本報記者 袁新文 整理);重點高校農村學生越來越少[N];人民日報;2009年
2 本報評論員 丁永勛;農大的農村生源為何也在減[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3 潘林青 李江濤 潘瑩;寒門果真難出貴子?[N];新農村商報;2011年
4 丁永勛;農大的農村生源為何也在減[N];團結報;2011年
5 記者 宋全政;山東農村畢業(yè)生回原籍可享土地承包權[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記者 鄧衛(wèi)華;山東:農村畢業(yè)生回鄉(xiāng)可享土地經(jīng)營權[N];就業(yè)時報;2009年
7 李泓冰;誰來為農村優(yōu)秀生源“加分”[N];人民日報;2011年
8 施維;農村學子改變人生軌跡需要機會平等[N];農民日報;2011年
9 潘林青 李江濤 潘瑩;“上不來”“待不住”“下不去”[N];團結報;2011年
10 潘林青 李江濤;寒門難出貴子癥結何在?[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欣;昆明農村生源大學生經(jīng)濟負擔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曉惠;農村生源大學生就業(yè)情況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鄭文婷;社會變遷視角下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干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4 劉娜;重點大學農村生源呈下降趨勢的社會學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5 劉莉;農村生源高中生口語交際能力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6 夏婷婷;縣城高中農村生源初升高語文銜接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李鎮(zhèn);城鎮(zhèn)中學農村生源學生厭學英語現(xiàn)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谷曉霞;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農村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個人成本與收益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28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12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