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的實踐:困境與路徑選擇
本文關鍵詞:通識教育的實踐:困境與路徑選擇
【摘要】:通識教育有著悠久的理論淵源,通識教育并非是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或者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而是還原和實踐教育的原本意義。通識教育理念雖然得到教育理論界的認可,并被很多學校接納和付諸實施,但是其實踐效果卻不令人滿意,文章試圖探究其背后的利益選擇、博弈行為與制度瓶頸,尋求通識教育實踐的路徑選擇。
【作者單位】: 華中農業(yè)大學高教所 華中農業(yè)大學高教所
【關鍵詞】: 通識教育 困境 路徑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通識教育的英文詞源為General Education,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美國哈佛大學委員會在1945年發(fā)表的報告《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首次定義了通識教育這一術語。按照哈佛大學委員會的定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陳小紅;汕頭大學學生通識教育的調查及分析[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錢文彬,黃啟兵;論我國通識教育的制度困境[J];教育探索;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宋秋蓉;高等教育公平與高等教育多元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年09期
2 金玲;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與英才培養(yǎng)問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常素巧;齊麗紅;鄒愛榮;;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礙及政策建議[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李成智;大學理念的演變與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5 張旺;世紀之交美國社區(qū)學院的發(fā)展動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陳超,郄海霞;西方大學拓展交往功能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徐輝,季誠鈞;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qū)高校通識教育之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8 劉寶存;大學的創(chuàng)新與保守——哈佛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之路[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李子江;美國大學學術自由的特色[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蔣洪池;;21世紀美國大學治理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關仲和;馬丁;;淺論現(xiàn)代大學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資中職責轉變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王學海;;學術權力概念及學術權力主體[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羅堯成;;創(chuàng)新性取向下的大學課程結構優(yōu)化策略[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5 鄒曉平;;精英高等教育與大眾高等教育:兩個體系的解讀[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6 王志剛;鄭存庫;;論一般地方高校的個性化發(fā)展[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7 盧勃;;高等教育的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兼談高等教育的本體存在問題[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8 胡仁東;;大學組織內部機構設置協(xié)調機制探析[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9 張東輝;;心靈狀態(tài)最重要——談目前大學教育的弊端[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10 郭蘭;傅安洲;霍紹周;;做人·明事·養(yǎng)性——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保持身心和諧的智慧和思想[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彤;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1年
2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3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立志;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肖化移;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宜勇;大學組織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楊運鑫;多中心大學制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靜;山西省本科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2 羅堯成;中國大學課程結構改革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3 柯聞秀;高校課程國際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4 朱國輝;建立我國高等教育評估中介機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5 陳亞玲;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國的歷史與現(xiàn)狀[D];湘潭大學;2002年
6 朱為鴻;當代中國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倫理辯護[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何雪蓮;大學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君輝;當代中國大學精神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徐樹成;美國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之歷史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殷小平;高等醫(y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馮惠敏,曾德軍;武漢大學通識教育調查與分析報告[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秀芹;陶美重;;通識教育的實踐:困境與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2 蔡忠兵;;當前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0年07期
3 王紅進;;大學通識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2期
4 趙義華;;通識教育的困境及其因應——基于對近年美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改革報告文本的分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3期
5 張東海;;通識教育:概念的誤讀與實踐的困境——兼從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識教育內涵[J];復旦教育論壇;2008年04期
6 成桂英;;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兩難選擇——基于就業(yè)競爭視角的研究[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7 梁美儀;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通識教育[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8 于淑文;丁曉英;王玫娟;;略談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江海英;何齊宗;;教師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年02期
10 孫平;李幫瓊;劉自忍;;大學通識教育現(xiàn)狀調查[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慶生;杜家政;;通識教育課程—力學工程[A];北京力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吳小豐;謝蘭;;對政府職能轉變困境的思考[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羅堯成;;創(chuàng)新性取向下的大學課程結構優(yōu)化策略[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向鐵元;喬卉;彭輝;郭曉云;;本科教學中開設通識課程的必要性—“綠色電力”通識課程教學有感[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曹飛;;我國自然保護區(qū)的困境和對策探析[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7年
6 李慧;;淺談碩士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胡鄧;王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8 陳欣;;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能力建設途徑分析——提升領導力的困境突破[A];研究領導科學 實現(xiàn)科學領導[C];2008年
9 洪根;;公司清算的困境與司法介入[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李芳;賈林祥;;本土化研究——-心理學發(fā)展的新取向[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佳 通訊員 張全友;武大停掉8門通識教育課程[N];長江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方可成;“小樓”和“大師”:一所理想大學的模樣[N];南方周末;2010年
3 記者 陳菁霞;上海交大科學史系慶祝成立10周年[N];中華讀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劉玉;新課改師資從這里輸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葉飛;香港理工勁吹“中國風”[N];中國文化報;2008年
6 陳曉春;南大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N];新華日報;2009年
7 周流溪(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大學應培養(yǎng)什么人才[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8 周作宇 常桐善;美國最大公立大學系統(tǒng)怎樣招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上海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大學要實行學業(yè)“增負”,就業(yè)“減負”[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10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院長 秦蘭悅;從創(chuàng)新教育入手提高辦學活力[N];解放軍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董傳升;“科技奧運”的困境與消解[D];東北大學;2004年
2 肖崎;金融資產膨脹下貨幣政策的困境和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周義程;公共產品民主型供給模式的理論建構[D];蘇州大學;2008年
4 陳兵;文化與商業(yè)困境中的電視品牌建構[D];浙江大學;2005年
5 任維哲;民營企業(yè)融資困境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6 關重;享利·詹姆斯小說的成長—認知主題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7 韓志明;行政責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8 肖明;當代自由主義憲政的困境與倫理重建[D];復旦大學;2006年
9 黃立新;技術支持的協(xié)同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明德;當代中國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期刊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岳武;中國環(huán)境執(zhí)法困境及其完善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2 余琳;另一種現(xiàn)代戲劇[D];廈門大學;2007年
3 王青春;我國成人高校德育困境與出路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瑩;中國非政府組織發(fā)展困境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5 滕克勇;當前我國教育行政監(jiān)察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趙鷹;國內農民報發(fā)展困難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陳燕;信訪制度的困境與出路[D];湘潭大學;2006年
8 郝淑美;對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昌強;中專語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健;高校學報的困境與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74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77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