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話語批判與建構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教育話語批判與建構研究
【摘要】: 20世紀人類對語言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對文本的闡釋成為研究的熱點,研究者通過對話語的產生機制,發(fā)展運行及演變的解讀,發(fā)現話語背后所呈現的社會意義及權力變換。教育話語作為我們所能把握的教育言說的事實本身,其話語的內容和形式及其背后的社會關系都深深影響著教育的發(fā)展。關注教育,必然要求我們關注教育話語所蘊含的真實關系。教育由話語始,由話語終,無話語,就無教育。 本文首先對教育話語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研究,探討了話語與語言、話語與理論、話語與權力之間的關系,然后挖掘了教育話語的含義、分類、特征及其功能。進而以我國的社會轉型及考慮教育話語的時代特點為基礎,將我國教育話語的歷史劃分為三個主要的階段,并粗略總結了每個階段的話語特點。再次從我國的教育話語權主體出發(fā),以官方話語、學者話語、民眾話語為線索,對我國的教育話語進行了三方面的現代性批判,即官方話語霸權,學術話語的貧困和民眾話語的缺失,并初步探討了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最后從改善現階段的教育話語出發(fā),對教育話語的理想建構提出了三種可能的途徑。
【關鍵詞】:話語 教育話語 話語霸權 批判 建構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52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
- 1.2 文獻綜述12-14
- 1.3 研究方法與思路14-16
- 第2章 教育話語概論16-23
- 2.1 話語16-18
- 2.1.1 話語與語言16
- 2.1.2 話語與理論16-17
- 2.1.3 話語與權力17-18
- 2.1.4 對話語的界定18
- 2.2 教育話語18-23
- 2.2.1 教育話語之定義18-19
- 2.2.2 教育話語之分類19
- 2.2.3 教育話語之特征19-21
- 2.2.4 教育話語之功能:文化再生產21-23
- 第3章 我國教育話語的歷史梳理23-28
- 3.1 古代教育話語——教育話語的原創(chuàng)性23-25
- 3.2 近現代教育話語——教育話語的拿來性25-26
- 3.3 當代教育話語——教育話語的本土性探索26-28
- 第4章 我國教育話語的現代性批判28-43
- 4.1 官方話語霸權28-33
- 4.1.1 意識形態(tài)化28-32
- 4.1.2 統(tǒng)一性、標準化32-33
- 4.2 學術話語的貧困33-40
- 4.2.1 話語的外來傾向33-36
- 4.2.2 話語的科學理性主義36-37
- 4.2.3 學術話語的中心化37-40
- 4.3 民眾話語的缺失40-43
- 4.3.1 教師的失語40-41
- 4.3.2 學生的失語41
- 4.3.3 大眾化話語的缺失41-43
- 第5章 教育話語的理想建構43-49
- 5.1 突破權力話語框架,讓教育話語多元化43-44
- 5.2 反思科學理性話語,,讓教育話語在生活中生成44-45
- 5.3 倡導教育的民眾話語,讓老百姓說自己的話45-49
- 5.3.1 尊重教育的本土性話語45-47
- 5.3.2 尊重教育的個體性言說47
- 5.3.3 尊重教育的大眾化語言代碼47-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附錄(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曉奇;;課程改革背景中的教育話語沖突及其融通[J];教育科學;2011年03期
2 汝緒華;劉洪寅;;中國社會階層話語權模式的嬗變及啟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陳明芳;張獻;;從新聞標題及事件報道看話語的霸權意識——基于CNN對3·14西藏事件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鄒冬梅;毛浩然;;“五性”原則建構有效的大中專德育話語[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范會敏;;課改中心話語的反思與建構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年21期
6 龍寶新;;論儀式文化對教師教育生活的建構功能[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7 覃雪梅;李憲倫;朱其東;;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話語”新體系和辭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啟示[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8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推進的路徑[J];探索與爭鳴;2011年08期
9 周曉鵬;;解決閱讀對話操作層面問題的有效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年08期
10 田婕;;中國社會異性戀霸權對女同性戀者的話語壓抑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劇——李贄的教育話語抗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艷;;社會文化中的編輯話語[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皮藝軍;;犯罪學Vs刑法學——刑法學話語霸權之終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嚴霞;;詩意地言說課程行動研究——初探行動研究話語的表述[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5 吳敏;;政府治理要立足于保障公民權利[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姚愛強;;略論“和諧”意識在中華造物設計中的體現[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肖建華;;“讀圖時代”的話語方式[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偉;;從經典化到大眾化——李澤厚“美的歷程”[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倪稼民;郝宇青;;從建構到失語——社會變遷中布爾什維克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薛藝兵;;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判斷問題[A];《民族遺產》(第一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丁學良;美國怎樣形成“話語霸權”[N];南方周末;2008年
2 王寅 尹航(記錄整理);要撕開西方話語霸權的裂口[N];國防時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楊子巖;謀求打破西方話語霸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4 楊鵬;經濟學話語霸權的終結[N];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
5 楊曾憲;究竟是誰的話語霸權[N];文藝報;2000年
6 陳軍;新聞發(fā)布會,三家省級媒體為何沒到[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7 應城城南初中 吳高珍;摒棄教師的話語霸權[N];孝感日報;2006年
8 馮雪梅;誰都沒有話語霸權[N];東方早報;2005年
9 凌飛;抵制網絡經濟時代的話語霸權[N];社會科學報;2000年
10 北京師范大學 李景林;話語霸權與中國哲學的民族性[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卞清;民間話語與政府話語的互動與博弈[D];復旦大學;2012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牛海彬;批判與重構—教育場域的教師話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5 林巖;全球化中的他者—后冷戰(zhàn)時期西方媒體中的中國人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陶紅;教育價值觀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7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大學;2010年
8 周勇;知識、教化與欲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明明;感知的變遷[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張偉忠;現代中國文學話語變遷與中學語文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美香;我國教育話語批判與建構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郭穗娟;信息時代的話語霸權與電子民主[D];福州大學;2005年
3 張兆松;遮蔽與理解[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平亞;“生活論”教育話語的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汪玉霞;“我想我自由了”[D];安徽大學;2004年
6 任海賓;論教科書話語[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左燕;權力與話語[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叢海燕;教師話語:存在問題與理想架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姚蘭;翻譯中的話語霸權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10 劉明;話語霸權之功能語言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22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62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