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父母教養(yǎng)方式 主觀幸福感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生主現(xiàn)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和主觀幸福感量表(GWB)對粵東地區(qū)5所大學的250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父母的情感溫暖、理解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父母的懲罰嚴厲、過分干涉、過分保護、拒絕否認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有消極的影響.結論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作者單位】: 廣東省揭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關鍵詞】: 大學生 父母教養(yǎng)方式 主觀幸福感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1引育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積極追求,主觀幸福感日益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熱門課題.幸福感常常作為反映某一社會中個體生活質(zhì)t的重要的綜合心理學參數(shù).所謂主觀幸福感(Sub 736 jective well一being,簡稱SWB),主要是指個體依據(jù)自己設定的女生133人.標準對自己生活的質(zhì)t所作的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2 王敬群,劉光華;初三學生焦慮狀況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6期
3 楊本元,楊洪猛,馬雁琳,李如良;大學生的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潔彬;;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J];才智;2011年10期
2 李志;謝朝暉;;國內(nèi)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林洪;曲博;溫拓;;國民幸福理論與廣州國民幸福研究[J];城市觀察;2011年01期
4 葛愛榮;;高中生自我價值感、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侯文崢;;藝術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其自尊水平的影響研究[J];大眾文藝;2011年04期
6 夏俊麗;;高中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陳桂蘭;;基于系統(tǒng)觀視角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8 徐媛;;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其培養(yǎng)策略[J];法制與社會;2007年07期
9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理念、視野及動向[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張潔尉;;青年戀愛信任、工作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調(diào)查[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全體輔導員;;華僑大學90后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2 李福軍;施昕強;王平;;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的關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玲;;濰坊市高中生主觀幸福感狀況調(diào)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鍛煉對大學生積極幸福感影響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淑敏;零售商業(yè)企業(yè)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積極應激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陳作松;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侯阿冰;少數(shù)民族價值觀的結構、特征及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田若飛;社會控制論視角下的教育與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靜;當代大學生儒道傳統(tǒng)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王麗麗;消費者循環(huán)信用和小額分期付款使用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志紅;老年人體育鍛煉提升主觀幸福感相關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婷婷;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葛橋;論工讀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學;2010年
4 王玉霞;已婚職業(yè)女性主觀幸福感和婚姻質(zhì)量的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郭曉春;中學生考試焦慮干預對學業(yè)成績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高紅;中小學學習困難學生的焦慮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父母人格之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賈海艷;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韓爽;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特點及其培養(yǎng)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丁園園;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瑛;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艷霞;大學生自尊的特點及培養(yǎng)[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 張麗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研究綜述[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3 王極盛;邱炳武;赫爾實;;中學生焦慮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社會心理科學;1997年03期
4 張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與父母教育方式的關系──不同群體間的一致性與差異性[J];心理科學;1998年06期
5 張力為,梁展鵬;運動員的生活滿意感:個人自尊與集體自尊的貢獻[J];心理學報;2002年02期
6 鄭立新,陶廣放;兒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年02期
7 唐潔,孟憲璋;大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比較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年04期
8 王欣,阮新,阮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自尊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3期
9 程灶火,高北陵,彭健,雷莉芳;兒少主觀生活質(zhì)量問卷的編制和信效度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雪屏;于素維;蘇林雁;;兒童青少年多動沖動行為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麗;;大學生焦慮水平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2 李彩娜;席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害羞的關系[J];當代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3 張建育;胡雪琴;;大學生寬恕心理與主觀幸福感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9期
4 肖麗娟;;大學生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1期
5 艾桃桃;歐陽明昆;雷湘竹;;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關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1年03期
6 趙連鋒;;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調(diào)查研究[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高涵;鄒定輝;;湖南省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及關鍵影響因子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8期
8 高涵;鄒定輝;;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以湖南省幾所高校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年03期
9 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麗華;;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7期
10 孫瀟镥;;大學生挫折應對與其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健;陳錕;;445名廣西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自尊及其相關[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萬黎;黃希庭;夏凌翔;;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結構[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余欣欣;鄭雪;;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自尊和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楊曉峰;許思安;鄭雪;;大學生社會支持、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皓;陶琳瑾;李湘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鄒枝玲;李玉玲;;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應對方式、人格特征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劉富良;唐日新;黃艷蘋;;大學生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朱從書;;大學生感恩心理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肖瓊;肖瑋;;西安地區(qū)不同類型大學生社會適應現(xiàn)狀調(diào)查[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孫海艷;顏軍;;大學生體育鍛煉與應對方式、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綜述[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雪峰 實習生 陳麗;暑期大學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慶日報;2005年
2 吳應海;大學生的腦子為何“不堪一洗”[N];重慶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孫忠法 仲筏;大學生讓心理在七月畢業(yè)[N];中國人事報;2005年
4 謝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話打工[N];常州日報;2005年
5 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沈國楨;“厲行節(jié)約”:大學生應盡之責[N];光明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楊連成;三個大學生與一座海島[N];光明日報;2005年
7 本報評論員 郭振清;讓大學生的成才之路更加寬廣[N];工人日報;2005年
8 楊牧龍;瑤家的大學生計劃[N];廣西日報;2005年
9 侯巖 李振興;大學生高消費聚焦[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屈芳 通訊員 王賓齊 孫淑娥;大學生,,走出就業(yè)“沼澤地”[N];河南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米健;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經(jīng)濟學分析[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1年
2 邢占軍;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黎琳;大學生的社會比較與情緒健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作松;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興貴;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9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金國;福建省高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2 崔凱;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成就動機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7年
3 范晨霞;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幽默風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改;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5 王君;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職業(yè)自我效能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楊琳娜;大學生自我和諧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莉;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及社會支持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慧芳;大學生個人奮斗與人格特質(zhì)、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許麗偉;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雷薇;商科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81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8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