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的缺席與回歸
發(fā)布時間:2024-02-05 19:58
學生的"身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生參與課堂與教學情境的主體,也是學生感性和理性的統(tǒng)一體。傳統(tǒng)的課堂往往忽視學生的身體,致使其長期處于遮蔽和缺席的狀態(tài)。因此,現(xiàn)代課堂應該走向"有身"的教育教學,注重學生的身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首先,讓學生"身體"在場,這是兒童與成人共同棲居的前提;其次,在課程設置中滲透身體教育,摒棄規(guī)訓的管理方式;最后,在承認與關懷的意蘊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過程中回歸學生“身體”的意義和價值
1. 身體與世界的相遇是學生認識的開始
2. 身體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體
3. 促進課堂學習主體的凸顯,參與教學情境的再建
二、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的缺席與遮蔽
1. 教學中的“離身”:存而不在,在而不顯
2. 規(guī)訓與懲罰:教學過程中的身體禁錮
3. 教學文化的“離身”現(xiàn)象,導致師生關系的冷漠
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的回歸
1. 學生“身體”在場:兒童與成人共同棲居的前提
2. 課程設置滲透身體教育,摒棄規(guī)訓的管理方式
3. 承認與關懷: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本文編號:389612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過程中回歸學生“身體”的意義和價值
1. 身體與世界的相遇是學生認識的開始
2. 身體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體
3. 促進課堂學習主體的凸顯,參與教學情境的再建
二、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的缺席與遮蔽
1. 教學中的“離身”:存而不在,在而不顯
2. 規(guī)訓與懲罰:教學過程中的身體禁錮
3. 教學文化的“離身”現(xiàn)象,導致師生關系的冷漠
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的回歸
1. 學生“身體”在場:兒童與成人共同棲居的前提
2. 課程設置滲透身體教育,摒棄規(guī)訓的管理方式
3. 承認與關懷: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本文編號:3896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89612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