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公正世界信念、特質移情以及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09:48
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是指個體認為世界是公正的,得其應得,應得即所得的認知,人們相信世界公正,在公正的世界里得到應該得到的,應得的是個體所得到的信念。特質移情(Trait empathy)是指知覺他人情感、體驗他人感受、與他人的情感經(jīng)驗產(chǎn)生共鳴的能力。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一切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有益于他人、群體或社會的行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同情、助人、捐獻等。本研究通過問卷法,共發(fā)放了750份問卷。被試包括高一、高二兩個學年的學生。旨在探尋公正世界信念與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以及特質移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提高人們對于親社會行為影響因素的認識,為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意見。研究結果:1.在中學生被試群體中,男生與女生公正世界信念水平差異顯著,無論是個人公正世界信念還是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女生都高于男生,完整家庭中學生個人公正世界信念水平高于非完整家庭,但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中公正世界信念差異不顯著。2.特質移情的卷入程度維度和對陌生人的理解維度在公正世界信念和親社會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3.公正世界信念...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公正世界信念受限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
16圖 3-3 特質移情量表的驗證性因素標準化結果圖中特質移情量表的聚斂效度如下表所示,幾個維度的因素信度部分達到標準、平均方差抽取量不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
圖 3-4 親社會行為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模型圖表 3-8 親社會行為量表的聚斂效度分析檢驗度 測量指標的因素負荷量平均方差抽取量(AVE)組合信度(開 0.633-0.743 0.2585 0.577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正世界信念與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特質移情與利他行為的作用[J]. 李雙雙,張永春,李雪平.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2]不同移情能力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道德啟動效應[J]. 宋仕婕,丁鳳琴. 教育學術月刊. 2016(03)
[3]“90后”大學生親社會動機與行為的現(xiàn)狀分析[J]. 夏勉,李鳳蘭.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6(04)
[4]“90后”大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輔導策略[J]. 仇勇,姜蓓蓓,田雅琳. 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15(08)
[5]移情的功能理論對高校德育的啟示[J]. 齊貴云.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6]高校德育視閾下的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J]. 易莉.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7]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特征研究[J]. 王麗娜,鮑卉.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8]公正世界信念的文化差異[J]. 吳佩君,李曄. 心理科學進展. 2014(11)
[9]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的相關性[J]. 李薇,陳曉梅,金曉君,趙妍,李麗娜.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6)
[10]不同情境下大學生移情與內隱利他行為的關系[J]. 曹衍淼,王美萍,常淑敏.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3)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感恩價值觀、移情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 梁晶晶.南京師范大學 2017
[2]大學生移情、感戴與利他行為的相關研究[D]. 徐偉虹.上海師范大學 2017
[3]初中生道德認同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移情的中介作用[D]. 戴倩.南京師范大學 2016
[4]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研究[D]. 行娜娜.中國政法大學 2011
[5]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現(xiàn)狀及其與感戴關系研究[D]. 毛金風.河南大學 2010
[6]特質移情和狀態(tài)移情及其對助人行為的影響研究[D]. 韓麗穎.東北師范大學 2005
[7]大學生利他行為、移情能力及其相關研究[D]. 章瀅.南京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21497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公正世界信念受限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
16圖 3-3 特質移情量表的驗證性因素標準化結果圖中特質移情量表的聚斂效度如下表所示,幾個維度的因素信度部分達到標準、平均方差抽取量不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
圖 3-4 親社會行為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模型圖表 3-8 親社會行為量表的聚斂效度分析檢驗度 測量指標的因素負荷量平均方差抽取量(AVE)組合信度(開 0.633-0.743 0.2585 0.577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正世界信念與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特質移情與利他行為的作用[J]. 李雙雙,張永春,李雪平.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2]不同移情能力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道德啟動效應[J]. 宋仕婕,丁鳳琴. 教育學術月刊. 2016(03)
[3]“90后”大學生親社會動機與行為的現(xiàn)狀分析[J]. 夏勉,李鳳蘭.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6(04)
[4]“90后”大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輔導策略[J]. 仇勇,姜蓓蓓,田雅琳. 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15(08)
[5]移情的功能理論對高校德育的啟示[J]. 齊貴云.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6]高校德育視閾下的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J]. 易莉.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7]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特征研究[J]. 王麗娜,鮑卉.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8]公正世界信念的文化差異[J]. 吳佩君,李曄. 心理科學進展. 2014(11)
[9]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的相關性[J]. 李薇,陳曉梅,金曉君,趙妍,李麗娜.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6)
[10]不同情境下大學生移情與內隱利他行為的關系[J]. 曹衍淼,王美萍,常淑敏.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3)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感恩價值觀、移情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 梁晶晶.南京師范大學 2017
[2]大學生移情、感戴與利他行為的相關研究[D]. 徐偉虹.上海師范大學 2017
[3]初中生道德認同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移情的中介作用[D]. 戴倩.南京師范大學 2016
[4]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研究[D]. 行娜娜.中國政法大學 2011
[5]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現(xiàn)狀及其與感戴關系研究[D]. 毛金風.河南大學 2010
[6]特質移情和狀態(tài)移情及其對助人行為的影響研究[D]. 韓麗穎.東北師范大學 2005
[7]大學生利他行為、移情能力及其相關研究[D]. 章瀅.南京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21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6214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