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校園欺凌與初中生網絡欺負行為的關系及團輔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8 09:12
近年來,由于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青少年逐漸成為網絡使用的主體。由于青少年的網絡使用普及率高,活躍度高,在享受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深受網絡欺負這一新問題的困擾。目前針對網絡欺負的影響因素已得到研究者廣泛探討,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有待深化研究探討和完善之處。因此研究初中生校園欺凌、網絡欺負的現(xiàn)狀,并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進行相關探討,嘗試通過校園欺凌態(tài)度的干預來降低網絡欺負行為,具有豐富校園欺凌、網絡欺負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意義。本研究以459名初中生為研究對象,采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欺負行為問卷和網絡欺負量表進行調查,考察初中生欺凌行為的基本特點,從家庭因素和校園欺凌因素兩個方面,探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校園欺凌對初中生網絡欺負行為的影響機制。根據(jù)調查分析設計團體輔導進行研究,設置實驗組、對照組,并進行前后測對比。得出的研究結論主要如下:1.初中生的校園欺凌行為經常發(fā)生,未表現(xiàn)出顯著的性別差異,未表現(xiàn)出顯著的年級差異,但男生在校園欺凌態(tài)度的得分明顯高于女生。2.初中生網絡欺負現(xiàn)象具有普遍性,在網絡受欺負方面,表現(xiàn)出顯著的年級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八年級、九年級的網絡受欺負現(xiàn)象明顯多于七年級。...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2校園欺凌在消極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網絡欺負之間的標準化中介模型??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校園欺凌關系研究[J]. 黃順菊,劉曉. 江蘇教育. 2019(40)
[2]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初中生網絡欺負的關系:抑郁情緒的中介作用[J]. 植鳳英,楊旭宗,尹彩云.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6)
[3]初中生校園霸凌現(xiàn)狀調查分析[J]. 于佳楠. 法制博覽. 2018(14)
[4]我國校園欺凌現(xiàn)象2006—2016年發(fā)展狀況[J]. 楊書勝,耿淑娟,劉冰.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3)
[5]校園欺凌行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 胡春光.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7(01)
[6]關于校園霸凌現(xiàn)象的思考[J]. 段松,司漢武. 法制與社會. 2017(04)
[7]女中學生欺凌行為的心理透析及規(guī)避[J]. 張琪,鄭友訓. 教學與管理. 2017(01)
[8]讓每個學生都安全:校園欺凌相關問題及對策研究[J]. 馬雷軍. 中小學管理. 2016(08)
[9]校園欺凌研究綜述[J]. 李燕秋. 教育科學論壇. 2016(14)
[10]青少年社交網站使用中的網絡欺負現(xiàn)狀及風險因素——基于1103名7-11年級學生的調查研究[J]. 陳啟玉,唐漢瑛,張露,周宗奎.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3)
碩士論文
[1]初中生校園欺凌現(xiàn)狀及其外顯和內隱態(tài)度研究[D]. 李玲利.四川師范大學 2019
[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網絡欺負的影響:自戀與移情的作用[D]. 何丹.華中師范大學 2016
[3]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中職生社會適應的關系[D]. 陳永珠.華中師范大學 2015
[4]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道德脫離與網絡欺負行為的關系[D]. 胡陽.華中師范大學 2014
[5]中職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際關系的關系研究[D]. 李曉艷.河北師范大學 2014
[6]網絡欺凌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D]. 黃方.北京郵電大學 2014
[7]家庭因素對學生學業(yè)成就影響的調查研究[D]. 張新勞.蘇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42569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2校園欺凌在消極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網絡欺負之間的標準化中介模型??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校園欺凌關系研究[J]. 黃順菊,劉曉. 江蘇教育. 2019(40)
[2]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初中生網絡欺負的關系:抑郁情緒的中介作用[J]. 植鳳英,楊旭宗,尹彩云.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6)
[3]初中生校園霸凌現(xiàn)狀調查分析[J]. 于佳楠. 法制博覽. 2018(14)
[4]我國校園欺凌現(xiàn)象2006—2016年發(fā)展狀況[J]. 楊書勝,耿淑娟,劉冰.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3)
[5]校園欺凌行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 胡春光.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7(01)
[6]關于校園霸凌現(xiàn)象的思考[J]. 段松,司漢武. 法制與社會. 2017(04)
[7]女中學生欺凌行為的心理透析及規(guī)避[J]. 張琪,鄭友訓. 教學與管理. 2017(01)
[8]讓每個學生都安全:校園欺凌相關問題及對策研究[J]. 馬雷軍. 中小學管理. 2016(08)
[9]校園欺凌研究綜述[J]. 李燕秋. 教育科學論壇. 2016(14)
[10]青少年社交網站使用中的網絡欺負現(xiàn)狀及風險因素——基于1103名7-11年級學生的調查研究[J]. 陳啟玉,唐漢瑛,張露,周宗奎.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3)
碩士論文
[1]初中生校園欺凌現(xiàn)狀及其外顯和內隱態(tài)度研究[D]. 李玲利.四川師范大學 2019
[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網絡欺負的影響:自戀與移情的作用[D]. 何丹.華中師范大學 2016
[3]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中職生社會適應的關系[D]. 陳永珠.華中師范大學 2015
[4]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道德脫離與網絡欺負行為的關系[D]. 胡陽.華中師范大學 2014
[5]中職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際關系的關系研究[D]. 李曉艷.河北師范大學 2014
[6]網絡欺凌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D]. 黃方.北京郵電大學 2014
[7]家庭因素對學生學業(yè)成就影響的調查研究[D]. 張新勞.蘇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42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44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