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里的TPACK和TSACK——基于一項英語教學研究的討論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06:38
從翻轉課堂的視角探討在基于學生思辨素養(yǎng)的英語演繹教學案例中所呈現(xiàn)現(xiàn)的教學模式、師生交流、教學環(huán)境、學習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在對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知識結構進行分析討論后,梳理了TPACK(整合技術的學科和教學知識)框架的不足,進而從學生的角度提出TSACK(整合技術的學科和策略知識)框架。翻轉課堂不僅體現(xiàn)了課堂形式的翻轉,也體現(xiàn)了TPACK和TSACK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師生知識結構的交流與結合為信息時代的教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思路,也為翻轉課堂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實證案例。
【文章來源】:遠程教育雜志. 2014,32(05)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學生課外每周使用QQ平臺的時間變化
翻轉課堂和英語教學實踐。信息技術為翻轉課堂和思辨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構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飛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讓視頻共享點播、信息閱讀與傳播成為日常生活中平;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翻轉課堂的可能。而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豐富教學資源的積累,移動設備(便攜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與可穿戴的智能眼鏡、手表等)的普及等外部條件,我們能夠更加方便地連通課堂內外物理空間的信息通道,從而使得課堂內外教學活動的內容能夠更加便利地“翻轉”、“溝通”與“對話”,進而在新的環(huán)境中促圖2TPACK框架(http://tpack.org/)翻轉課堂里的TPACK和TSACK蕁蕁學術視點62
知識英語語言知識(聽說讀寫相應技能);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等知識;其他相關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教學知識英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基礎知識;批判教學法理論及實踐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其他教學知識策略知識提出問題、質疑;發(fā)表自己觀點;收集他人觀點;對他人觀點進行理解分析;批判性地思考語言輸入;能夠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分析、表達;能夠進行自我反思;撰寫反思報告;分析文本的權利、立嘗身份等信息;……語境中國英語教學、思辨素養(yǎng)培養(yǎng)、課堂教學、QQ社交平臺圖3TSACK框架AcademicViewpoint6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shù)字時代新讀寫素養(yǎng)研究的5P模型[J]. 阮全友,楊玉芹. 遠程教育雜志. 2014(01)
[2]翻轉課堂:轉變與挑戰(zhàn)[J]. 楊偉杰. 教學與管理. 2013(30)
[3]“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英語課程為例[J]. 汪曉東,張晨婧仔.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3(08)
[4]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 開放教育研究. 2013(01)
[5]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張金磊,張寶輝. 遠程教育雜志. 2013(01)
[6]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遠程教育雜志. 2012(04)
[7]構建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框架[J]. 阮全友. 外語界. 2012(01)
[8]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 黃源深. 外語界. 2010(01)
本文編號:3317090
【文章來源】:遠程教育雜志. 2014,32(05)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學生課外每周使用QQ平臺的時間變化
翻轉課堂和英語教學實踐。信息技術為翻轉課堂和思辨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構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飛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讓視頻共享點播、信息閱讀與傳播成為日常生活中平;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翻轉課堂的可能。而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豐富教學資源的積累,移動設備(便攜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與可穿戴的智能眼鏡、手表等)的普及等外部條件,我們能夠更加方便地連通課堂內外物理空間的信息通道,從而使得課堂內外教學活動的內容能夠更加便利地“翻轉”、“溝通”與“對話”,進而在新的環(huán)境中促圖2TPACK框架(http://tpack.org/)翻轉課堂里的TPACK和TSACK蕁蕁學術視點62
知識英語語言知識(聽說讀寫相應技能);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等知識;其他相關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教學知識英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基礎知識;批判教學法理論及實踐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其他教學知識策略知識提出問題、質疑;發(fā)表自己觀點;收集他人觀點;對他人觀點進行理解分析;批判性地思考語言輸入;能夠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分析、表達;能夠進行自我反思;撰寫反思報告;分析文本的權利、立嘗身份等信息;……語境中國英語教學、思辨素養(yǎng)培養(yǎng)、課堂教學、QQ社交平臺圖3TSACK框架AcademicViewpoint6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shù)字時代新讀寫素養(yǎng)研究的5P模型[J]. 阮全友,楊玉芹. 遠程教育雜志. 2014(01)
[2]翻轉課堂:轉變與挑戰(zhàn)[J]. 楊偉杰. 教學與管理. 2013(30)
[3]“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英語課程為例[J]. 汪曉東,張晨婧仔.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3(08)
[4]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 開放教育研究. 2013(01)
[5]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張金磊,張寶輝. 遠程教育雜志. 2013(01)
[6]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遠程教育雜志. 2012(04)
[7]構建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框架[J]. 阮全友. 外語界. 2012(01)
[8]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 黃源深. 外語界. 2010(01)
本文編號:3317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3170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