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任何一種思維方式都終將被取代。教學設計現世的基于工業(yè)時代和客觀主義的思維方式已經日益暴露其弊端,難以適應社會和個人的發(fā)展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面臨著反思與重構的嚴峻挑戰(zhàn)。 美國學者羅蘭德指出,教學設計是設計的一種類型,而不是一種孤立的設計現象。它具有所有設計類型的一般特征!胺丛O計”運動是設計史上后現代主義設計對現代主義設計的一次輝煌的挑戰(zhàn),尖銳地批判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弊端——脫離生活本原,同時主張人性的、精神的、回歸生活本原的設計思想。所以,教學設計作為設計的一種類型,有理由吸納“反設計”的設計思想,對其進行內化,并有可能使其成為具有教學設計學科特色的思維方式。 本文基于對“設計”、“反設計”、“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等前提概念的理解,假設“反設計”有可能成為教學設計領域的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在對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進行反思的基礎上,針對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已脫離人類生活的本原,并且由于其過度標準化、程序化而導致了非人性化的傾向,論述了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的轉變現狀與緣由,深入研究了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的思維方式的特點——回歸生活本原的設計,并對符合“反設計”的思維方式的教學設計模式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通過本文粗淺的探討,希望得到更多學者對此的關注。
【關鍵詞】:反設計 思維方式 教學設計的思維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420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一、問題提出7
- 二、研究背景7
- 三、研究方法7-8
- 第一章 前提概念與基本假設8-11
- 一、設計與教學設計8
- 二、反設計8-9
- 三、思維方式9-10
- 四、基本假設10-11
- 第二章 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脫離生活本原的設計11-15
- 一、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模式11-13
- 二、傳統(tǒng)教學設計模式思維方式評析13-15
- 第三章 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的轉變15-17
- 一、科學思維方式的轉變15
- 二、教學設計呼喚一種新的思維方式15-16
- 三、“反設計”:教學設計新思維16-17
- 第四章 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回歸生活本原的設計17-28
- 一、認識定勢: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的特征17-20
- 二、運行模式:發(fā)展中的教學設計模式20-28
- 結論28-29
- 參考文獻29-31
- 后記31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招啟軍;徐廣;徐國華;尚克明;;基于CFD方法的直升機旋翼翼型反設計技術[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劉強;石永彬;白鵬;;高升力長航時大展弦比機翼綜合優(yōu)化設計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豐鎮(zhèn)平;李穎晨;;葉輪機械葉柵氣動反問題研究及其新進展[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鐘顯鈞;楊貴銘;;轉子發(fā)動機關鍵技術的探索研究[A];中國航空學會第七屆動力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耿永兵;劉宏;王發(fā)民;;軸對稱流場的乘波體優(yōu)化設計[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朱自強;王曉璐;吳宗成;陳澤民;;民機的一種新型布局形式——翼身融合體飛機[A];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學海;;普通磁控管交叉指諧振腔的設計探討[A];1985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C];1985年
8 蘇濤;梁昌洪;;多路耦合器耦合網絡設計[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9 熊俊濤;喬志德;楊旭東;;基于控制理論的跨聲速彈性機翼氣動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黃勇;陳作斌;劉剛;;應用伴隨方程的跨聲速翼型數值優(yōu)化設計[A];第十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智更;王澍:斗拱之父[N];中國房地產報;2005年
2 明圓;數碼單反市場將三足鼎立[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3 時旭;梁守i么唐魄嗵祜晌床衃N];解放軍報;2000年
4 趙麗萍;“懶骨頭”袋椅[N];中國消費者報;2002年
5 中國航天報 記者 胡群芳;25所舉行建所40周年慶典[N];中國航天報;2005年
6 劉錚;安監(jiān)總局通報:“8·19”事故教訓深刻[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7 華朗;佳能鏡頭全線降[N];中國攝影報;2007年
8 宇子;如何安裝設置Modem[N];通信信息報;2001年
9 孔令輝;一鏡在手,走遍天下[N];中國攝影報;2007年
10 ;美國可口可樂飲料為何長盛不衰[N];北京科技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陳池;基于變域變分全時空有限元的翼型非定常流正、反命題研究[D];上海大學;2005年
2 楊旭東;基于控制理論的氣動優(yōu)化設計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3 馬志華;自適應無網格及網格和無網格混合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 趙松原;模擬退火結合正交分解算法的氣動外形最優(yōu)化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艷;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趙林斌;產品設計中以人為本的“反設計”形式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2年
3 吳彥森;基于DISC方法的翼型反設計軟件開發(fā)[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4 南向誼;跨音速壓氣機及低速風機葉型反設計優(yōu)化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趙京旭;俄AK-130艦炮彈藥外彈道反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1年
6 萬俊明;基于N-S方程的旋翼翼型設計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7 李少峰;基于粘性伴隨方法的多段翼型優(yōu)化設計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史文卿;近空間低速飛行器氣動設計優(yōu)化平臺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9 王坤;軸流泵結構強度有限元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10 單志輝;基于高斯過程回歸的翼型快速設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反設計”的教學設計思維方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8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0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