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教學情境
[Abstract]: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ans, but some teachers go wrong in practice, they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 ignore the content, or pay attention to one function, but ignore the other functions, so the value of the situation can not be fully reflected. This requires us to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speculative, living, apocalyptic, pleasurable, infectious, motivational, experiential, practical, expressive, interactive and generative situations, so that they have vivid forms. It also contains abundant contents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ought, knowledge, emotion,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作者單位】: 湖南省耒陽第二中學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堅衛(wèi);;插上數字化的翅膀,讓語文課堂滿堂春色[J];文學教育(中);2011年05期
2 盛道文;淺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安徽教育;1996年09期
3 孫紹建;;《生活中的正負數》教學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01期
4 李國華;;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教學情境[J];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10期
5 張廣斌;;教學情境的結構與類型研究——結構功能主義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13期
6 王雪梅;;FLASH在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7 王逸;王文江;;教學方法及教學情境匹配理論架構的建立[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8 孫俊三;;入境入神:教學情境與師生心靈的對接[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優(yōu)化的概念與標準[J];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06期
10 齊振國;;視頻教學案例設計與制作[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金花;;把微笑留下——淺談微笑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陳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鄭陽梅;;Blog與教學整合的模式及策略探究[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4 王正福;;淺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的選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李鳳來;;淺談任務驅動式教學[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6 朱毅;;課堂公正的心理機制:內容與動機二維研究取向[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董耘;;心理教育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探索與實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寶;;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盧謝峰;申繼亮;;教師效能的評價結構及人格制約因素[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張寶;肖麗紅;徐連生;;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信息—交流”型教學模式的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 唐天池 王利;淺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2 崔麗霞;小議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N];萊蕪日報;2009年
3 泰州市實驗學校 陳俊鳳;興趣,,讓學生卸下寫作包袱[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4 樟樹市洋湖橫梁小學 姜桂英;如何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N];宜春日報;2010年
5 魏 星;防止“教學情境的過分晃動”[N];中國教師報;2005年
6 錢旭東;好的教學情境應該有“味道”[N];中國教師報;2008年
7 郭舜偉;現代教育技術是美術教學的必由之路[N];美術報;2006年
8 六盤水市鐘山區(qū)鳳凰中心校 張亞菊;論積極課堂的創(chuàng)設措施[N];貴州民族報;2010年
9 ;如何看待和運用信息技術教材用[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10 吉林榆樹師范學校 滕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N];中國體育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朱志平;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衛(wèi)華;教學機智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高細媛;審美視野下的教學理解[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席梅紅;教學實踐智慧發(fā)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王芳芳;自由·參與·共識[D];西南大學;2012年
7 張瑞;理解與超越:情境適應性教學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周杰;傾聽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靳彥慶;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探究[D];河南大學;2009年
2 易麗;教學中的體驗對學生生命成長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林菲菲;新課程背景下情境教學的比較教育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仁芳;現代教育技術下數學教師角色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玉鳳;論教學經驗[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娟;多媒體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曉飛;講學稿設計中的教師認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項永芳;建構主義視野下教學情境的設計與實踐之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陶慧敏;走向生成[D];河南大學;2006年
10 張文慧;學習性評價方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88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28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