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農(nóng)村地區(qū)中學生自尊現(xiàn)況及其影響因素
本文選題:自尊 + 影響因素。 參考:《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年01期
【摘要】:[目的]了解農(nóng)村中學生自尊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農(nóng)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編調(diào)查表,對整群抽取的安徽省無為縣某地區(qū)兩所中學的2492名中學生(男1322名,女1170名)進行現(xiàn)場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在受檢的農(nóng)村中學生中存在自尊問題的有473人,占總?cè)藬?shù)19.0%。男生發(fā)生率為15.7%,女生發(fā)生率為22.6%。不同性別、年齡和年級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學生自尊與健康狀況、成績、學習壓力、運動情況、父親健康狀況、母親支持程度、老師支持程度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結(jié)論]農(nóng)村中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尊問題,改善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是提高農(nóng)村中學生自尊水平的重要途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 in rural area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methods] 249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1322 males and 1170 females) from two middle schools in Wuwei County, Anhu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ES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among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sted, 473 (19.0%) had self-esteem problems. The incidence of male students was 15.7g and that of girls was 22.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ender, age and grade groups. The self-esteem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related to health status, achievement, study pressure, sports condition, father's health condition, mother's support degree, teacher's support degree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re exists a certain degree of self-esteem in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mproving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self-esteem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2004kj193zd)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宋耀武,李寶芬;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中學生自尊的相關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彭欣,馬紹斌 ,范存欣 ,武曉艷;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1期
3 范興華,方曉義;友伴的社會支持與大學生自尊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5期
4 俞國良,金東賢;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對3~6歲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5 高雪屏,于素維,蘇林雁;兒童青少年多動沖動行為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年01期
6 王金霞,王吉春;中學生自尊水平與家庭因素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10期
7 鄭濤,王鵬;近年國內(nèi)自尊研究簡要評述[J];棗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軍;向虎;張平;文紅;王丹;;心理教育對多動癥兒童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影響[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7年04期
2 俞國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張勇;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因素[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王金霞;王吉春;;中學生一般生活滿意度與家庭因素的關系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4期
5 張奇;王錦;;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2期
6 謝言梅;;家庭教養(yǎng)方式及其與子女心理健康關系研究述評[J];大理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7 馬梁紅,唐崢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與干預的研究現(xiàn)狀[J];華夏醫(yī)學;2004年05期
8 安桂花,張海鐘;自我意識的城鄉(xiāng)跨文化十年研究成果綜述[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衛(wèi)根泉,孟欣征;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邢秀茶;曹雪梅;;以和諧家庭為主要目標的系統(tǒng)家庭團體輔導實踐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邵淑娟;王敬群;竇溫暖;;中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影響因素及相關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長虹;對立違抗性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TPH2、5-HTTLPR及MAOA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楊福義;內(nèi)隱自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許思安;漢族、壯族、蒙族、納西族人格結(jié)構(gòu)的比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趙梅;婚姻沖突及其對青春期子女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開宇;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適應性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辛方興;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黃真莉;馬來西亞獨立中學學生考試成敗歸因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鄔潔妮;華人中學生欺負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跨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熊娟梅;師范專科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和自尊水平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曾晶;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控制源與家庭教育資源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朱林仙;大學生心理壓力、社會支持及其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閆美麗;4-5歲兒童欺負行為與兒童氣質(zhì)、母親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9 彭文濤;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10 頊紅雨;退伍軍人社會適應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靜;自尊問題研究綜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張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與父母教育方式的關系──不同群體間的一致性與差異性[J];心理科學;1998年06期
3 答會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2年08期
4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年02期
5 丁錦紅,王凈;在校大學生社會支持狀況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6 王玲,陳怡華;師范院校學生抑郁與社會支持度的關系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年06期
7 彭欣,馬紹斌 ,范存欣 ,武曉艷;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1期
8 楊麗珠,張麗華;論自尊的心理意義[J];心理學探新;2003年04期
9 張文新;初中學生自尊特點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1997年06期
10 俞國良,金東賢;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對3~6歲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振娟;大學生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婭俐,于沾國,吉峰,王煥起;職業(yè)中專學生與大學生孤獨及自尊、抑郁的比較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1995年03期
2 魏運華;自尊的結(jié)構(gòu)模型及兒童自尊量表的編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3期
3 王萍,高華,許家玉,黃金菊,王成江;自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J];山東精神醫(yī)學;1998年04期
4 徐霞,姚家新;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體育科學;2001年02期
5 高文鳳,叢中;醫(yī)學院新生自尊與自我接納心理調(diào)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1期
6 李虹,梅錦榮;測量大學生的心理問題:GHQ-20的結(jié)構(gòu)及其信度和效度[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1期
7 李虹;大學生自尊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8 李虹;心理健康的測量:自尊量表和情感量表的比較[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2期
9 錢琴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測試與培養(yǎng)[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10 鄭濤,王鵬;近年國內(nèi)自尊研究簡要評述[J];棗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浩為;楊卉青;馮蘭;;慢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心理社會因素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全國運動療法學術(shù)會議暨心腦血管病康復研討班論文匯編[C];2000年
2 齊光輝;張雯;;性別和自尊因素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評價理論課教師的影響[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孫燕;;錯鉭畸形對于青少年自尊發(fā)展影響的多因素分析[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李崢;王壘;;中國人的社會支配性取向[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陳蒂;;自尊與風險情景中的冒險傾向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胡蕓;;嫉妒與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曲如杰;林霖;王文忠;;吸毒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張林;;自尊心理結(jié)構(gòu)的測量與驗證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麗;袁鴻雁;;防空兵心理健康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譚先明;陳小敏;;棒球運動員心理應激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新贊;自尊量表(SEI)對湖南中學生的適用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淑燕;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的特點及其與自尊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李惠云;大學生自尊、社會支持與資助方式偏好性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4 陳則敬;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自尊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顧秀萍;自尊、情境因素對初中生自我妨礙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美葉;武術(shù)考試中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對自我妨礙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婧婧;高中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艷慧;歸因訓練對低自尊初中生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9 焦卉;大學生自尊狀況及心理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建偉;大學生性別角色分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12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91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