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之重與不能承受之輕——從Q版語文的熱銷與禁售說起
本文選題:經(jīng)典 + 價值 ; 參考:《當代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摘要】:文學作品進入教材,成為經(jīng)典的過程,是價值選擇與價值賦予的過程。文學經(jīng)典所發(fā)揮的社會控制功能,逐漸成為學生不能承受之重。作為一種反抗,青少年流行文化解構與顛覆經(jīng)典,去經(jīng)典化導致的虛無,逐漸成為社會所不能承受之輕。輕與重之間,需要的是走入常人生活世界的文學經(jīng)典,需要合理適度的社會控制。
[Abstract]:The process of literary works entering into textbooks and becoming classics is the process of value selection and value endowing. The social control function played by literary classic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eavy burden that students cannot bear. As a kind of resistance, the youth pop culture deconstructs and subverts the classics, and the nothingness caused by the classical culture gradually becomes the light which the society cannot bear. Between light and heavy, what needs is enters the ordinary person life world literary classics, needs the reasonable moderate social control.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0-0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霞;隱蔽課程建設之簡要考察[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2 郝明君;現(xiàn)代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劉麗群;;論課程公平——一種社會學的視野[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鐘玲;論批判教育學的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基礎及對我國教育研究的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5 唐慶華;高校課程體系的后現(xiàn)代解讀[J];江蘇高教;2003年06期
6 董守生;后現(xiàn)代知識觀與教學理念重建[J];教育導刊;2003年12期
7 楊昌勇,李長偉;中國大陸教育社會學二十年:回顧與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03期
8 蔡春,扈中平;立足于“關系”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23期
9 高偉;論教育世界的異化與救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07期
10 范兆雄;課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3 李彥榮;中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胡弼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現(xiàn)代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崔國富;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教育的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陳振中;論教育身份[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紅仔;小學英語課程實施現(xiàn)狀探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辛治洋;論阿普爾教育理論的批判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學生交往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席琴;關于我國教育學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5 寧彥鋒;課程創(chuàng)新的教師動員:路徑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顧志紅;新課程的教師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汪昌華;班級學生社會分層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8 呂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小學課程現(xiàn)狀與特征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敏;農(nóng)村初中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孫偉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華明;;學校應注重“合作文化”建設[J];江蘇教育;2011年17期
2 陳瑞生;陳玉琨;;論學校精神的凝煉[J];河北教育(綜合版);2011年01期
3 張婷婷;;探析“官二代”思想道德素質(zhì)問題[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5期
4 郭紹磊;;校長如何引導學校教育價值觀的轉(zhuǎn)變[J];現(xiàn)代教育;2011年Z2期
5 黃靜;;三字經(jīng) 別走得太快[J];國學;2011年03期
6 紀宏偉;;班級文化建設摭談[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7 易曉明;;關于學校德育的初級和次級社會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8 潘淼;;天天看到你 處處感動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鏡頭集錦[J];中小學德育;2011年08期
9 康紅梅;;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保障機制研究[J];考試周刊;2011年39期
10 蒲開倫;;試論師生間的溝通障礙[J];內(nèi)江科技;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諧;陶云;;當前農(nóng)村城務工青年群體心理特征的多角度比較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長吉;常亞慧;;試論西方教學價值觀念的主要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齊艷;鄭曉邊;谷傳華;王秋鳳;周波;包海燕;向遠明;;大學生擇業(yè)心理與生涯準備狀態(tài)的調(diào)查分析[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陸嘉s,
本文編號:1848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84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