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威的視角看赫爾巴特的“教育即塑造”
本文選題:赫爾巴特 切入點:教育思想 出處:《教學與管理》2007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一、在閱讀中去領會教育家教育思想豐富的內涵杜威在其《民主主義與教育》中專門談到了赫爾巴特的教育觀點——教育即塑造,并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有力的批駁。雖然全文只有五個自然段,但卻層次
[Abstract]:First, to understand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ists' educational thoughts in reading, Dewey talks specifically about Helbart's educational viewpoint-education is molded in his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d this point of view is strongly refuted. Although there are only five natural paragraphs in this paper, they are at different levels.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桂琴;;論課程意識觀照下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10期
2 徐朔;論職業(yè)教育的教育性和職業(yè)性[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年07期
3 李政云,歐陽河;從教育類型劃分談職業(yè)教育本質[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04期
4 肖化移,胡小桃;個人就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教育的作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年10期
5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鐘文芳;試論裴斯泰洛齊“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7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9 張曉瑾;第斯多惠的現代教育思想[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陳愛傼;實現知識、社會和人三因素的平衡與整合——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改革方向的啟示[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倫信;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琰焱;網絡影響下的高校德育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靜;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個人教育觀念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史曼莉;大學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審視[D];湖南大學;2007年
3 謝曉軍;校本課程價值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4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洪兵;論中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廖大鵬;論師生關系的新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雄英;思想教育與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李良明 ,田子渝;惲代英在中華大學時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實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大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4 劉泗琨;荀況隆禮尊師的教育思想[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5 陳光蓮;劉少奇教育思想初探[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6 楊鑫輝;王安石的教育思想[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7 陳雁谷;柳宗元的教育思想芻議[J];零陵學院學報;1980年00期
8 章新建 ,康莊;論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孔研;我院舉行孔子學術討論會[J];齊魯學刊;1980年06期
10 水天明;馬卡連柯《教育詩》的藝術特色和現實意義[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一民;;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對醫(yī)學教育改革的啟迪[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2 魯揮;;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李玉珍;;素質教育與目標教學[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馮素陶;;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5 李啟宇;;羅從彥教育思想初探[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6 劉莉玲;;試論鄧小平的教師觀[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7 王文柱;;簡單音像教材制作方法[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8 李修仁;;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 把我省教育改革搞好——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上的祝辭[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9 王繡錦;;學習陶行知 為振興中華而奮斗——在山西省陶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上的講話[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10 趙立法;;陶行知思想與深化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全之;獨特的w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記者 譚南周;大學教育思想高級研討班舉辦[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張再林;關于人文教育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山東鄒城市杏花村小學 解詠梅;淺談優(yōu)化學法[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孫志軍;《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過人類教育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柯昌萬;像抓“兩基”那樣抓教育現代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李世勇;面向新世紀的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0年
8 安心( 西北師范大學高教室);思想和制度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生長點[N];光明日報;2000年
9 史根東;創(chuàng)建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李播;“開卷”考什么[N];黑龍江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強;大學的理想與理想的大學——赫欽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張蓉;中國近代民眾教育思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馬增強;《儀禮》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4 但武剛;培養(yǎng)現實活動的主體[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平海;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鄒卓鵬;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考試改革[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馬菁汝;羅恩菲德和艾斯納美術教育思想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姜國鈞;教育盛衰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林銀雅;陳之佛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侯晶晶;內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麗霞;近代體育教育中學校體操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張莉;二十世紀中國學習國外教育改革經驗的歷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竇坤;科南特中學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中學教育改革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徐香花;試論何思源教育思想和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周紅兵;中國漢語文教材教育思想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鄧剛宏;論鄧小平的教育思想[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8 陳揚東;朱熹閱讀教學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劉建寧;基于新時期教育思想的網絡教育軟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620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62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