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童話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教育作用
本文關鍵詞:談童話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教育作用 出處:《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童話 幼兒心理發(fā)展 教育作用
【摘要】:童話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具有特殊的意義。童話具有幻想性、夸張性、社會性的特點,優(yōu)秀的童話故事能夠豐富幼兒的知識,拓展幼兒的想象,深化幼兒的情感,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作者單位】: 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G441
【正文快照】: 童話對幼兒有著特殊的意義,幼兒最喜歡聽的是童話故事,最愛看的是童話書,在他們喜歡的表演性游戲中還有根據童話改編的童話劇?梢哉f,在整個幼兒時期,他們最主要和最喜愛的活動除了游戲之外,當數欣賞童話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幼年的時光是伴隨著童話度過的。童話是人類最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靈魂像風;;云朵面包[J];語文建設;2010年02期
2 張東婷;;還草原一片寧靜的天空——讀《狼圖騰》有感[J];語文建設;2010年02期
3 鄭淵潔;;不是每個爸爸都是老蓋茨[J];中國企業(yè)家;2010年Z1期
4 本刊編輯部;;另一種可能性[J];商學院;2010年01期
5 張劉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6 周雪梅;;普希金作品中“雕像”的神話詩學主題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程瑜瑜;;異想世界的延伸——迪斯尼卡通的童話精神[J];昆明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李卓然;顏學軍;肖四新;;殊途同歸的唐璜情結和童話情結——對李敖和葉芝愛情詩的心理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張直心;王平;;春風終化雨——浙一師時期的朱自清與葉圣陶敘論[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楊文華;;從《秋千,秋千……》看冰波童話的詩意美[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虹;;陳鶴琴和兒童文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2 周衛(wèi)倩;余海玲;;創(chuàng)童話劇環(huán)境,促幼兒表演能力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楊雄;;反思其實很美麗[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李倩;;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5 張懿;朱燕亮;;滬上研制微藻制油既能開源又能減排[A];沼氣技術和產業(yè)化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9年
6 汪家熔;;從《童話》看鄭振鐸的兒童讀物編輯思想[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7 李建明;;設計作為中小企業(yè)的主要營銷工具——設計管理為商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A];創(chuàng)新設計管理:2009清華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李倩;;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9 李學元;;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語文課程標準》學習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李慶成;;繁榮發(fā)展兒童劇的思考[A];新時期戲劇創(chuàng)作研究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明;巴拉克·奧巴馬:正在展開的“政治童話”[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2 宋曉夢;花的事業(yè) 根的工程[N];光明日報;2008年
3 許志偉;霧凇,冬天里的絕色佳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4 沐童;哲學的童話[N];中華讀書報;2008年
5 白彥平;加強兒童文化藝術教育[N];解放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張裕;王安憶今年再度編話劇[N];文匯報;2008年
7 曉寧;遼寧兒童文學成績喜人[N];文藝報;2008年
8 蕓萇;因為悲傷,所以恐懼[N];文匯報;2008年
9 許琦敏;博學厚德 完美人生[N];文匯報;2008年
10 曾祥書;《梅志文集》出版座談會舉行[N];文藝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豐衛(wèi)平;“童話”中的童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2 張介明;王爾德唯美敘事的理論和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3 馮海;從“訓誡”到“交談”[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新平;從及物性角度對比分析童話和短篇小說[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利峰;童話道德教育方式下幼兒道德認知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3 張辛;論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的童話因素[D];西南大學;2009年
4 任晴;童話英語[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鄒行;論《路邊學校》系列的游戲性[D];湖南大學;2009年
6 范嘯;試論宮澤賢治童話作品的功能[D];國際關系學院;2009年
7 張帆;“小紅帽”的四張面孔[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孟淵;論羅爾德·達爾童話中的笑聲[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英;影像人生:起程與暮途的交互——老少題材影片釋義[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正升;鄭淵潔語文教育思想探微[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18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31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