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策略探究
本文關鍵詞: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策略探究
【摘要】:情景體驗式教學是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教學模式。結合國內外情景教學和體驗教學的方法,構建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并且分析了該教學模式的運用環(huán)境及實施策略。
【作者單位】: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管理系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世界進入了以創(chuàng)造為特征的21世紀,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教育界的專家紛紛研究教育教學改革,期盼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哈佛商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等國際頂尖商學院在教學方法上持續(xù)創(chuàng)新,案例教學、課堂研討、課外項目、課堂情景活動、商業(yè)計劃比賽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芳,閆虹,朱杰;實現(xiàn)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學校體育的價值追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2 周鳴鳴;論審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5期
3 張?zhí)煅?論校長教育政策體驗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4 張傳燧;教育的主體與主體性教育散論[J];教師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田麗麗;金盛華;;經(jīng)驗合作教學:校本教師培訓的新思路[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高偉紅;略論教學模式發(fā)展的審美化方向[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7 張學強;知識、方法與智慧——對王守仁教育思想與實踐的一種闡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4期
8 周立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美育觀念的轉變[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王林海;淺談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發(fā)展情感教育[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S2期
10 陳翠榮;后現(xiàn)代主義對我國教育的方法論啟示[J];教育導刊;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堯兵;;文學作品的體驗式教學初探[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辛繼湘;體驗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蔡春;在權力與權利之間[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范樹成;德育過程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閆守軒;論教學中的生命關懷[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家軍;學校教育的隱性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柳士彬;遮蔽與澄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嚴仲連;幼兒園個性化課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亮;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辰梅;課堂德育情境構建[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朱立新;人文視界中的幼兒教育課程理念[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玉鴿;文學課教學與審美人生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邢彥明;交互影響 共同建構與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伍香平;論體驗及其價值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尚兵;個性化閱讀及其對閱讀教學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范冬梅;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萬玉;關注生命[D];河南大學;2003年
9 程勝;“教育即生活”的解讀[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四根;從“教學認識論”到“教學詮釋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玉紅;;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5期
2 王娜;;增強安全管理 構建和諧校園[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3 楊紅梅;;師生關系構建的生態(tài)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1年50期
4 潘海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運行機制構建研究[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蔣麗菁;陳華;;芻議新時期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7期
6 洪如霞;李愛珍;;關于高職多媒體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1年17期
7 楊曉春;;遠程教育管理模式構建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8 闞赤兵;;職前教師教育實踐性知識的構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季丹丹;郝樂祥;;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10 蕭迪;;采用多種途徑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左紅武;;我國高校網(wǎng)絡教育網(wǎng)上學習平臺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山西省渾源中學課題組;;人本·和諧·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與教師發(fā)展的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3 李志偉;;淺談學生成長記錄博客社區(qū)的構建與實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徐中收;;現(xiàn)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之構建[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艷紅;論關注意義的道德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彩虹;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倫理的構建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席作宏;教師個體教學哲學構建與教學專業(yè)發(fā)展[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曉紅;當代審美教育與和諧社會的構建[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4 鄭錦松;教師權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曹國芳;對話教育中教師權威的消解和重建[D];揚州大學;2009年
6 程鴿;關于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鄭子瑩;我國現(xiàn)代教育督導權威的缺失及其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劉曉敏;“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二位一體模式的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9 曲緒綱;從學歷社會向學習型社會轉變[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立宏;社會學習網(wǎng)絡及其構建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35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23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