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開放課程的評價及對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MIT開放課程的評價及對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MITOCW 評價策略 啟示 精品課程建設 評價方法 開放課程 評價報告 邏輯模型 課程材料 咨詢委員會
【摘要】:完整的評價方案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此方案由評價目的、評價邏輯模型、評價方法、評價報告、評價咨詢委員會等重要部分組成。文章將對評價方案進行系統(tǒng)介紹,并提出對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幾點啟示。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
【關鍵詞】: MITOCW 評價策略 啟示 精品課程建設 評價方法 開放課程 評價報告 邏輯模型 課程材料 咨詢委員會
【基金】:山東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立項重點資助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啟動了開放式課程材料(MITOpen Course Ware,簡稱MITOCW)計劃,即充分利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把麻省理工學院各院系的課程材料上網(wǎng)免費公開,至今這項計劃已惠及到世界各地的學習者。在這項計劃的實施過程中,一個完整的、連續(xù)性的評價和反饋策略,保證了這項計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伯黍 ,顧海根;道德判斷能力測驗編制中的幾個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5期
2 曹平;解題思路的評價[J];學科教育;1995年08期
3 石濱,于曉杰;能力理論在評價后進生中的倫理學思考[J];中等醫(yī)學教育;1995年01期
4 黃高慶,申繼亮,辛濤;關于教學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5 楊建云;關于小學考試改革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科學;1999年01期
6 ;西方實用主義教育評價策略初探[J];成人教育;1999年11期
7 李東;西方實用主義教育評價策略初探[J];教育科學研究;1999年02期
8 竺淑琴;構建評價體系——職教課程開發(fā)中的重要問題[J];職教論壇;1999年10期
9 王大凱;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基本原則[J];北京教育;2000年07期
10 趙學勤;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學生質量評價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東;;非獨立屬性評價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與計算機實現(xiàn)[A];1994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2 譚剛;朱穎心;魏慶鵬;江億;;住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節(jié)能效果綜合評價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0年
3 王桂儒;;學困生的評價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高梅花;;基于網(wǎng)絡教學的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策略[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趙興;;網(wǎng)絡英語教學模糊綜合評判探討[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趙興;;網(wǎng)絡英語教學模糊綜合評判探討[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張立彪;劉磊;;基于建構主義教學觀的編譯原理教學改革探索[A];2005全國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桂蘭;;管理策略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9 陳立華;林宏蘇;;農(nóng)村地域小學生數(shù)學成長記錄袋的創(chuàng)建與初步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10 王永瑜;;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與思考[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學華;轉化后進生的“三自”方略[N];中國教師報;2003年
2 湖南長郡教育集團 龔明斌;民辦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五大策略[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雙遼市那木鄉(xiāng)中心校 姜春宇;讓幼苗在陽光下成長[N];吉林農(nóng)村報;2005年
4 吳海菱;研究性學習數(shù)迷初探[N];亞洲中心時報(漢);2005年
5 吳長迎;談建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節(jié)能效果綜合評價[N];中國信息報;2005年
6 崆峒區(qū)西大街小學 趙惠琴;小學語文課程評價體系初探[N];平?jīng)鋈請?2006年
7 霍力巖;全球化視野 本土化行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尹弘飚;正視學校變革的人力成本[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湯荷英;發(fā)現(xiàn)每位師生的閃光點[N];中國教師報;2007年
10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溪海燕;研究性學習評價策略[N];大連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民科;人力資源公文筐測驗與效度驗證:基于內(nèi)隱評價策略的思路[D];浙江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霞;中國英語學習者言語行為生成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段福斌;零件可制造性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姚琴;中學生與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4 李梅;小學《現(xiàn)代科技》教學中基于網(wǎng)絡的研究性學習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麗萍;基于Web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朱梅紅;聽力策略與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關系的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賀叢蕾;對中學語文教學情感目標評價體系建構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林一鋼;校本課程方案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陳夢然;論義務教育階段口語交際訓練的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115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11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