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話的理論依據
本文關鍵詞:教育對話的理論依據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對話 人與人 高等教育 對話意識 教育主體 對話理論 教育理論 傳統(tǒng)教育 三個階段 教師
【摘要】:
【作者單位】: 紹興文理學院社科部
【關鍵詞】: 教育對話 人與人 高等教育 對話意識 教育主體 對話理論 教育理論 傳統(tǒng)教育 三個階段 教師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什么是對話?對話是人類一個亙古久遠的話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從狹義上講,是指人與人(也包括“自我”與“他我”)之間的一種平等、自由的交流。廣義上,則涉及到人類存在的基本哲學命題,涉及到人類的歷史和文明。對話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方式,但是,對話又往往超越語言學的范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增田,靳玉樂;論解釋學視域中的課程實施[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張?zhí)鞂?試論教育對話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3 郝文武;師生主體間性建構的哲學基礎和實踐策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沙勇忠;;信息活動的倫理維度[J];圖書與情報;2006年01期
5 沙琦,馮建軍;論主體間性及其教育[J];濱州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唐旭;合作學習理論之互動觀對課堂教學的啟示[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7 張新國;論企業(yè)道德管理建設[J];財貿經濟;2003年03期
8 馬武定;城市規(guī)劃本質的回歸[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5年01期
9 馬武定;;制度變遷與規(guī)劃師的職業(yè)道德[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6年01期
10 劉次林;學生作為教育主體[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涂可國;;儒學的人文-反人文悖論與人的全面發(fā)展[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四)[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曾紅;傳統(tǒng)人格的結構轉換和現(xiàn)代延伸[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楊平;康德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滕軍紅;整體與適應——復雜性科學對建筑學的啟示[D];天津大學;2003年
7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趙斌;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yè)組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任俊華;儒道佛生態(tài)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吉方;審美文化與中國當下影視藝術的文化指向[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杜敏;網絡人際交往探微[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麻曉晴;論譯者風格與作者風格的矛盾統(tǒng)一[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鄭文標;經濟與倫理的張力[D];華僑大學;2002年
5 孫圣蘭;從技術的本質特征看克隆人技術[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6 陳雪輝;《案例》:RPS公司[D];暨南大學;2002年
7 束從敏;幼兒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月芬;走向對話的課堂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饒?zhí)熘?建筑的雕塑性表象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10 顏家水;民營企業(yè)倫理構建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宗震 ,呂景琳;關于階級斗爭歷史作用的探討[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2 周建國;對《“四人幫”與青紅幫》一文的意見[J];社會科學;1980年05期
3 陳孝全;論朱自清的詩歌創(chuàng)作[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4 黃宗高;創(chuàng)作與人性辨[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5 賴先德;現(xiàn)實主義理論今昔談[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6 甘競存;重新認識魯迅的人道主義思想——兼與陳涌同志商榷[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7 尹繼佐 ,黃萬盛;人性是抽象和具體的辯證統(tǒng)一[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8 徐梅芬;人性就是人的社會性[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9 高惠珠;對先秦關于人性問題爭論的幾點看法[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10 程星;現(xiàn)當代資產階級文學的人道主義精神管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晶旭;張雁南;;談整體護理中護士如何進行有效的交流[A];第六屆中日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文版)[C];1999年
2 章若龍;楊一平;;行為法學與法行為學[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3 郭宇昭;;“法行為”研究的基本范疇[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4 馬寶善;;領導行為的法律保障和法制約束[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5 陳s,
本文編號:1086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08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