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派科學教育思想探析
本文關鍵詞:洋務派科學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中國近代科學教育是由洋務派開啟的。洋務派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認識經(jīng)歷了從制造而格致,從格致而算學的過程。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傳統(tǒng)工匠不能適應洋務事業(yè)的要求,需要培養(yǎng)掌握系統(tǒng)科學知識的近代人才。故而,洋務派為變通科舉而吶喊,欲把科學教育植入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之中。他們還躬身其事,翻譯西方科學書籍,興辦學堂,派遣留學生,形成了中國近代科學教育思想。洋務派對中國的科學教育規(guī)律做了可貴探索,為日后的學制改革鋪平了道路。
【作者單位】: 滁州學院經(jīng)管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洋務派 科學教育 思想
【分類號】:G529
【正文快照】: 中國的科學教育肇始于洋務運動,洋務派是在中國倡導和實踐科學教育的始作俑者。是他們使西方的科學教育思想在新式學堂中得以實現(xiàn),在社會上得以傳播。但他們科學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洋務派在與列強交鋒和合作中深刻領悟到西方軍事裝備的先進性。其后的洋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益茂;洋務運動時期的新式教育[J];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01期
2 王冬凌;福州船政學堂及其科學教育[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馮君;洋務派的近代人才觀[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12期
4 周巍;李鴻章洋務教育思想論析[J];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05期
5 王冬凌;試論洋務運動時期新式學堂中的科學教育[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6 吳洪成;“洋務運動”時期西學教科書編譯問題研究[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7 杜文鈿;洋務運動與教育改革[J];求是學刊;1997年03期
8 徐啟彤;馮桂芬教育思想述論[J];蘇州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9 楊齊福;洋務運動時期科舉制度的改革[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10 董貴成;試論維新派對發(fā)展科學技術的認識[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躍峰;唐廷樞:中國第一位近代企業(yè)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黃路陽;;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學校章程述略[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張運君;京師大學堂和近代西方教科書的引進[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夏金元;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嬗變[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01期
5 劉寶東;;民族主義勃興與司法主權重構——民國北京政府廢除領事裁判權的外交努力[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賈熟村;;翁同煝筆下的同文館[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7 郭德俠;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薛南;;建國前音樂教育法規(guī)研究[J];北方音樂;2010年05期
9 周珊;;中國近代國防科技發(fā)展的歷史思考[J];才智;2010年29期
10 高仁立;洋務運動與思想啟蒙[J];長白學刊;199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羅志田;;科舉制廢除在鄉(xiāng)村中的社會后果[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歷史變化:實際的、被表現(xiàn)的和想象的”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2 樊慧英;;中國近代技術學校的產(chǎn)生及其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黃利群;;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4 蘇浩;;辨別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的研究視角[A];中國·內(nèi)蒙古第三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徐元基;;試論華盛紡織總廠[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6 徐翠紅;;劉銘傳經(jīng)營基隆煤礦之探討[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鄧京力;馬敬;;試論影響歷史評價的若干因素[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8 羅志田;;科舉制廢除在鄉(xiāng)村中的社會后果[A];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余祖?zhèn)?張炯;李唐;;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漸進式技術引入與近代中國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士偉;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2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郭瑞卿;略論近代中國公司法律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4 張平海;中國教育早期現(xiàn)代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鄧慶坦;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歷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6 王芳恒;馮友蘭社會文化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7 樸姿映;空間的建構與想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姚興富;耶儒對話與融合[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呂鐵貞;晚清涉外經(jīng)濟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何宗旺;蔣維喬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玲玲;漠河金礦官督商辦經(jīng)營研究(1888-1900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路瑩;洋教習與晚清新式學堂的建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寇榮鑫;大連近代歷史文化變遷與城市風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章平;魏源的法律思想[D];湘潭大學;2010年
5 唐文彬;《申報》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婦女法律傳播(1927——1937)[D];湘潭大學;2010年
6 張家惠;國民政府時期青島慈善事業(yè)研究(1929-1937)[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7 趙健;李鴻章創(chuàng)辦洋務述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立瓊;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的明清經(jīng)典小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郭青青;中英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對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10 劉雪屏;清末電信業(yè)的歷史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小林;洋務派與近代科學技術的傳播[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乃勝;;杜亞泉科學教育研究綜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5期
2 賈小娜;;做一個會思考的孩子[J];教育;2007年01期
3 王冬凌;對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大連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陸啟威;踐行課改思想 凸顯人文精神——談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科學課;2002年11期
5 盧玲;“中體西用”思想歷史作用考察[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6 王冬凌;“中體西用”思想的演變及其在近代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Z1期
7 胡浩宇;;簡論晚清洋務學堂的科學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9期
8 云利英;;傳教士在近代科學傳播科學教育中的作用[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冀滿紅;從“中體西用”看早期改良派與洋務派的分歧[J];河北學刊;1987年04期
10 于東紅;杜希民;周燕來;;紐曼的大學理念[J];中國電子教育;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鐵華;馬艷芬;;論丁文江的科學教育思想與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L.皮爾斯·威廉姆斯;劉娜;;法拉第所受的科學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黃櫻;;利用各種環(huán)境資源,,整合科學教育[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4 單麗君;胡興昌;;多層次教學對初中科學課程有效性教學研究[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張彬;付東升;;杜亞泉科學教育實踐及其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寇小滿;;高中階段科學教育三種教育形式下學生學習任務勝任情況的比較分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7 劉四輩;;思想 政治 文明[A];湖北省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科研成果匯編(1999-2000)[C];2001年
8 鄭學益;;思想制勝的新世紀營銷[A];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C];2002年
9 許瓊華;;陶行知的幼兒科學教育思想初探[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10 劉箴;;虛擬現(xiàn)實在兒童科學教育中的應用探索[A];全國首屆數(shù)字(虛擬)科技館技術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續(xù)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 韋鈺;科學教育不是簡單傳授知識[N];科學導報;2006年
2 張振海;科學教育在英國[N];中國婦女報;2001年
3 實習記者 盧丹青;東大新專業(yè)培養(yǎng)科學教育工作者[N];江蘇科技報;2007年
4 記者 劉帆;聽科學家講述科學[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翟晉玉;重新看待科學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5年
6 ;科學教育不是簡單傳授知識[N];科學導報;2007年
7 寶塔區(qū)王家坪小學 阿鵬鳴;淺談“做中學”科學教育的策略[N];延安日報;2007年
8 楊炎軒;深入探討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N];中華讀書報;2007年
9 羅星凱;第十八講教學基礎設施建設[N];科技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李玉峰;抓住科學教育 關注科學需求[N];天津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建民;洋務派企業(yè)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朝暉;知識與控制:中國古代科學教育的社會學解讀[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李青;綜論洋務派的法律思想與實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徐菲;希伯來法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5 金京澤;韓國科學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7 李蒼海;中國商業(yè)銀行民營思想的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4年
8 黃樹生;薛福成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9 馬宏佳;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文新;豐子愷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仙萍;論赫胥黎的科學教育思想[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2 閆虹;斯賓塞科學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檀慧玲;赫胥黎科學教育思想探析[D];河北大學;2006年
4 齊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盛禮萍;科學教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蘊文;研究生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李宏;大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8 杜娟;論大學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王娟;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對話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琳;我國文科大學生科學教育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33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53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