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及其合理運用
本文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及其合理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師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意味著學生在心理上趨向于教師,教師和學生的交往在時間上頻率增加,在空間上距離縮短,易于使學生模仿教師的思想行為和接受教師的暗示,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某種行為準則,而且對學生的個性,諸如價值定向、性格特征等的形成和發(fā)展,都能發(fā)揮較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這種"綠色思想"為指導,創(chuàng)建一種自由、本真的綠色課堂,促使學生自由、主動、健康地發(fā)展,實現(xiàn)課程教學中的教育公正。
【作者單位】: 棗莊學院教育技術與傳播系;
【關鍵詞】: 羅森塔爾效應 師生關系 教育公正 和諧
【分類號】:G455
【正文快照】: 一、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相傳古代的塞浦路斯島有位俊美的青年國王叫皮格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脈脈地迷戀“她”,精誠所至,少女真的活起來了。這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發(fā)生了這樣的事,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麗明;試論外語課堂評估手段的現(xiàn)狀及可選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王正明;踐行道德策略性知識的意義及教學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陳群;;透視人文關懷在幼兒園班級規(guī)則中的缺失[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梁秀清;陳宏友;;兒童參與課堂學習能力標準建設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滕瀚,唐智松;網(wǎng)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任向東;;論大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趙海鵬;尚艷秋;;隱性課程的潛教育價值分析——以生物學教學為例[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8 鄭文;;詞匯石化現(xiàn)象與詞匯習得的心理認知機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何更生;遷移機制及其對教學實踐的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10 陳玉璽;知識創(chuàng)新及其認識活動的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民;;布魯納認知發(fā)現(xiàn)理論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2 陳德安;申國昌;;荀子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欣;;中學英語教學的三大認識誤區(qū)及診斷[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蒲生財;;中學化學教師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體現(xiàn)教材價值功能[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5 曹巧珍;宋陽;田霖;夏寅賁;;無線通訊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6 葉曉玲;邱曉丹;;論精細加工理論和成分顯示理論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7 李懋;萬偉平;肖平;;推進高、中等職業(yè)教育相互銜接的策略設計[A];經(jīng)濟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閆偉;;制造“沖突”與轉變錯誤概念[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李勝平;;論新課程理念下數(shù)學講授法的有意義教學[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宋曉平;;數(shù)學課堂學習動力與“教學用問題”研究[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苑廷剛;運動視頻圖像多重處理技術系統(tǒng)在田徑科研領域中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3 樸宣姝;學前對韓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飛;引領與自主:學校變革中的教師領導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應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視角的成人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松;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中成就目標的動機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田靜;教育與鄉(xiāng)村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芳;西藏農(nóng)牧區(qū)小學漢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遠芳;運用認知方法網(wǎng)絡結構圖對高三立體幾何復習課的研究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艷;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爽;元認知干預技術加入生理訓練對驚恐障礙治療效果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鞠杰;高中地理學案導學與情境場相結合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喜杰;關于小學數(shù)學遷移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黃鳳秋;多媒體英語聽說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英語聽說教學模式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7 楊慧麗;高校網(wǎng)絡課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張福英;黑龍江省青少年道德認知發(fā)展及德育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袁征;初中生課下有效學習方式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師實踐性知識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駿騎;對“教學相長”的再認識[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商海深;;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羅森塔爾效應”[J];新課程(教師版);2005年01期
3 李榮生;;“羅森塔爾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2010年08期
4 孫惠芳;;都是最優(yōu)秀的——我看“羅森塔爾效應”[J];小學青年教師(語文版);2002年06期
5 王悅甫;;“羅森塔爾效應”的啟示[J];思想政治課教學;1986年05期
6 李漢生;淺談羅森塔爾效應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內(nèi)蒙古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7 劉銳明;重視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期望——從羅森塔爾效應談起[J];基礎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8 劉小秧;“羅森塔爾效應”與美術教學過程[J];安徽教育;2002年11期
9 高偉;;我用“羅森塔爾效應”糾正兒子的頑皮習慣[J];婦女生活(現(xiàn)代家長);2002年06期
10 楊震;朱偉杰;汪繼峰;;“羅森塔爾效應”與激勵教育法[J];中華家教;200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媛媛;樊晶;;試述和諧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張春強;;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實踐與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張穎;;用賞識托起學生飛翔的翅膀[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4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孫玉民;;“交流”——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孫麗娜;;堅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7 張秀梅;;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探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王茜;陳會昌;;師生關系對小學一年級同伴關系影響的追蹤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權江紅;伍新春;;教師效能系統(tǒng)訓練對師生關系以及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利;;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之我見[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彥林;太遠太近與恰到好處[N];濟寧日報;2008年
2 九江縣一中 謝翔;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N];九江日報;2009年
3 雙灤區(qū)河北承德實驗中學校長 李振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N];承德日報;2009年
4 紅安四中 耿協(xié)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師生關系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N];黃岡日報;2010年
5 山大華特臥龍學校西校區(qū)初中部 劉富強 國樹鋒;素質(zhì)教育中要建立怎樣的師生關系[N];學知報;2010年
6 黃山中心小學 楊進;老師,朋友[N];徐州日報;2008年
7 南華縣職業(yè)高級中學 李秀萍;淺談構建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系[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8 姚娜;轉差教學建立和諧師生關系[N];錦州日報;2010年
9 徐平 遼寧大學副校長;從教學入手重建大學師生“從游”關系[N];中國教育報;2011年
10 龍玫;師生關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鵬;當代中國高校師生關系沖突的文化透視[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3 高惠蓉;美國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劉子杰;質(zhì)量、公正與制度保障[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立峰;我國高校招生考試中的區(qū)域公平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金龍;教育公正新解[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余嘉云;生態(tài)化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文正東;儒學變遷中的師生關系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曉靜;課程德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家起;體育教學的生命解讀[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天策;理解型師生關系及其構建方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江平;試論新課程下的師生關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煜;論民主式師生關系與學生個性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香蘭;論網(wǎng)絡社會師生關系的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郝項莉;師生關系的當代形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胡君霞;論創(chuàng)新教育中新型師生關系的特征與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桂月;《英語課程標準》下的新型師生關系[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發(fā)展及其與師生關系、學業(yè)成績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朱浩;遠程教育中的師生關系較之傳統(tǒng)教育的轉變[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周相玲;關心型師生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及其合理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0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49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