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學習測驗開發(fā)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促進學生學習測驗開發(fā)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傳統(tǒng)的評價過分注重甄別和選拔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喪失學習信心。本文提出運用認知診斷測量技術開發(fā)促進學生學習的測驗,選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學期簡單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運算作為測驗開發(fā)的內容,通過認知屬性及其層級關系的確立、認知屬性的驗證、試題命制、數據分析等過程,結果表明教師對于診斷分析結果認同率較高(一致性79%),學校教師和學生依據診斷分析結果能夠改進教與學。文章對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作者單位】: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江西師范大學;
【關鍵詞】: 評價 認知屬性 Q矩陣 知識狀態(tài)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60084) 教育部高校博士基金課題(編號802007041400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基金(GJJ08154) 天津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Z409)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1問題的提出課程評價其本質和核心是要促進學生的學習,而過去我國課程評價主要是通過標準化測驗來實現,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標準化測驗被過度地利用,成為甄別和選拔學生的工具,而評價促進功能被忽視,致使許多學生因壓力過重而喪失信心。基于以上原因,一些學者從促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建樹,張培德;少奇同志與五卅運動[J];社會科學;1980年02期
2 王起;致《〈鶯鶯傳〉新解》作者[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王世聲;應當公允評價《鶯鶯傳》[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4 胡德祥;正確對待工農兵大學生是當前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問題[J];科研管理;1980年02期
5 王太吉;無情未必真豪杰[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3期
6 E.托倫斯 ,朱曉紅;日本人的天賦和創(chuàng)造力[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12期
7 舒;北大出版社將出版《國外法學》雙月刊[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8 何繼韓 ,秦淳;對體操課幾個問題的定量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0年03期
9 何培忠;日刊評論中國研究章太炎動向[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1期
10 薛克堅;匈牙利科學院主席團通過關于使用外來語問題的決議[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士梅;;空調風機的VAV調節(jié)[A];1999年全國空調新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2 周前祥;張達賢;;礦床品位評價的神經網絡專家系統(tǒng)[A];1996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6年
3 田雪梅;陳世賢;張繼宗;孫建軍;沈旭昆;劉鋼;;傷情評價輔助系統(tǒng)的計算機研究[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4 王世明;;上海地鐵車站施工方法的發(fā)展和評價[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5 陳國芳;鄭杭蓉;張江華;;某路塹高邊坡的穩(wěn)定性評價[A];巖土力學的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全國青年巖土力學與工程會議論文集[C];1998年
6 姚杰;王云天;古文賢;;艦船耐波性指數的神經網絡模糊評價方法[A];中國航海學會海洋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海浪與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臺風經驗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唐書恒;陳春琳;王愛國;蔣平生;;華北煤層氣儲層研究與評價[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8 苑彩云;曹東興;張瑞紅;檀潤華;;一種快速夾緊裝置的概念設計[A];第一屆全國流體動力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9 羅全安;袁錦文;饒華松;;執(zhí)行數據規(guī)范 提高期刊質量[A];科技編輯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10 林勝;趙奎;;大頂鐵礦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A];第四屆全國礦山采選技術進展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元福;建筑安全控制及其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徐麗華;大氣程輻射遙感影像與大氣環(huán)境質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陶自強;碳酸鹽巖潛山凝析氣藏儲量評價與開發(fā)綜合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4 趙鳳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張殿發(fā);GIS支持下的吉林西部平原土地鹽堿化研究[D];長春科技大學;2000年
6 劉亞玲;衛(wèi)生服務質量評價指標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趙筱媛;企業(yè)信息資源配置理論方法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8 魯新便;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開發(fā)描述及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9 向大雄;8-甲氧基補骨脂素皮膚靶向納米脂質體凝膠的研究及評價[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10 余澤娜;經驗、行動與效果的彰顯[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威;鄭州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析、評價與生態(tài)城市建設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2 王廣林;蕪湖市冶煉廠污灌區(qū)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及雜草修復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3 萬猛;克拉瑪依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區(qū)防護生態(tài)安全評價[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熊建新;烏魯木齊市常規(guī)蔬菜、無公害蔬菜及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吳阿娜;河流健康狀況評價及其在河流管理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蔣振欣;南京市蔬菜產地環(huán)境與蔬菜產品安全監(jiān)測與評價[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宋曉燕;企業(yè)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8 夏曉武;合肥市地表水環(huán)境容量與污染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9 孫澤龍;聊城市水資源評價與供需平衡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董旭;昌平區(qū)水資源評價與預測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促進學生學習測驗開發(fā)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6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43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