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設與教育理論建構
本文關鍵詞:人性假設與教育理論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面對的是人,因此,建構任何一種教育理論,都必須是建立在某種人性假設的基礎之上。對人性的假設和認識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教育觀和不同的教育價值取向,對教育原則與教育方法的選擇也各不相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論。同時,它還為解釋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制度的實然合理性提供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西北政法大學;
【關鍵詞】: 人性假設 性善論 性惡論 教育理論 建構 教育觀 教育原則 人性化教育 兒童 社會屬性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人性不是單一、永恒不變的,而是復雜、變化的。不同人性假設會影響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導致不同的教育觀、教育原則和方法等。這就要求人們在建構教育理論時要把握人性及其變化的特點。對人性假設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人性假設作為一種假設,是人類為了更好地認識人性而提出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敦耀;論人性假設[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王坤慶;人性、主體性與主體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3 舒婷;梁春;;人性化——教育的應然走向[J];教學研究;200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國玉;人師的魅力在于人性化[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2 吳天武;心罰:一個急需關注的教育問題——兼論人性化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6期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12、13、31、32卷出版[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8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群,吳海玲,李志;論人性假設之性惡論與教育[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李萍;“性善論”還有多大影響力[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3 駱東平;性善論為何難以牽手無罪推定[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4 王艷勤;孟荀人性論之比較[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秦德祝;淺析先秦儒家學派人性論[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6 李燕;朱小鵬;;先秦人性論與管理思想的演變[J];前沿;2007年06期
7 黃巧玲;;制度設計的人性基礎分析[J];麗水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袁麗嫻;淺論先秦儒家的人性觀[J];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9 李藺田;要重視教育理論的學習[J];教育與職業(yè);1986年06期
10 惠吉興;性惡論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J];學習與探索;199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寅平;薛曉明;;略論鄧小平的教育理論及其指導意義[A];論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C];2002年
2 李磊;;人性假設:內在結構、社會規(guī)范與現(xiàn)實價值[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王艷領;;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理論和實踐[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馬林娜;劉大海;劉洋;;人性假設與漁業(yè)管理的關系分析[A];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fā)與管理分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任文利;;全球化語境下的地方話語:儒家性善論的重新解讀[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紹庭;;走進課堂,邁向生活——學習陶行知教育理論,嘗試生活化語文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夏英;;對職校生實施感恩教育的研究方案[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8 夏壽祥;;學習陶行知教育理論 談對“課改”的點滴思考[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9 林穎;;轉型期基于“自主人”人性假設的管理模式——關于“集體人性”的思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張文賢;;社會公平:效率分配制度的靈魂[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鵬 江蘇省宿遷中學;巧用人性假設 催發(fā)激勵效能[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王培峰 于炳霞;教師,請走進教育理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3 ;陶升平的教育理論:和諧、競爭、創(chuàng)新[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4 程功;人性假設與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N];人民日報;2004年
5 李人凡;期待三步激活教育理論出版[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王東;教育理論圖書迎來黃金時代[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7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qū)大泗學校 時春玲;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教育部部長 周濟;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論座談會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蔣建華;教育理論圖書出版啟示錄[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記者 蘇軍;教育理論書籍銷路轉好[N];文匯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亮;教育學的“實踐”關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金永得;探索作為整體的教學藝術[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6 朱旭東;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前期歐美國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歷史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5年
7 李小波;論教師的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肖暉;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型[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9 燕良軾;教學的生命視野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鮑風雨;高等職業(yè)教育理論及遼寧省高職教育需求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國;經濟人與道德人之融合[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何小忠;教育理論與實踐及其關系的嘗試性建構[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楊鳳云;從人性假設理論對西方管理模式的解析[D];吉林大學;2004年
4 辛治洋;論阿普爾教育理論的批判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熊雯;人性與管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雷國勝;人性與法治的人性基礎[D];四川大學;2003年
7 丁慶新;關于面向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理論普及的思考[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8 龍海霞;反思與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覃杏花;現(xiàn)代管理的公正原則及其實現(xiàn)[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朱險峰;孟子的人性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安徽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人性假設與教育理論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0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43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