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群體對校園性騷擾的認知調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8 10:53
大學生群體遭受校園性騷擾、性暴力事件不斷增多,但校園性騷擾受害者對性騷擾的認知程度比較模糊。通過對南京市仙林大學城3所大學299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部分遭受性騷擾的學生訪談發(fā)現(xiàn),大學生群體對校園性騷擾已掌握一定的知識;校園性騷擾防治需要多渠道協(xié)作,建立健全性騷擾防范機制,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文章來源】:校園心理. 2019,17(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2 結果
2.1 性騷擾行為的形式:
2.2 性騷擾行為的對象:
2.3 大學校園反性騷擾阻力:
3 討論
3.1 從結果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當前現(xiàn)狀
3.2 校園性騷擾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3.2.1 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
3.2.2非主流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3.2.3 制度的不完善和機制的缺失:
3.3 防范校園性騷擾有效途徑
3.3.1 消除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性別歧視:
3.3.2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3.3 建立制度化的校園性騷擾防范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性騷擾法律治理路徑研究[J]. 劉航遠. 中國新通信. 2019(04)
[2]高校性騷擾法治化治理路徑探析[J]. 劉旭東. 復旦教育論壇. 2019(01)
[3]高校如何防治學生遭遇性騷擾——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中國臺灣成功大學的比較與借鑒[J]. 劉文,滕旭廣. 高教探索. 2019(01)
[4]高校性騷擾受害者的沉默原因:一項初步研究[J]. 鄭力,張冉. 復旦教育論壇. 2018(04)
[5]美國防治高校性騷擾的制度與實踐——第九條下高校的主要義務[J]. 劉春玲. 婦女研究論叢. 2018(01)
[6]美國大學校園性騷擾行為及其應對機制研究[J]. 張偉,段世飛. 比較教育研究. 2017(04)
[7]遼寧大學生遭受性騷擾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雪,卜秀梅,崔仁善.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6(11)
[8]對“男尊女卑”傳統(tǒng)思想的思考[J]. 別樣紅. 法制與社會. 2016(10)
本文編號:3307779
【文章來源】:校園心理. 2019,17(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2 結果
2.1 性騷擾行為的形式:
2.2 性騷擾行為的對象:
2.3 大學校園反性騷擾阻力:
3 討論
3.1 從結果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當前現(xiàn)狀
3.2 校園性騷擾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3.2.1 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
3.2.2非主流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3.2.3 制度的不完善和機制的缺失:
3.3 防范校園性騷擾有效途徑
3.3.1 消除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性別歧視:
3.3.2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3.3 建立制度化的校園性騷擾防范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性騷擾法律治理路徑研究[J]. 劉航遠. 中國新通信. 2019(04)
[2]高校性騷擾法治化治理路徑探析[J]. 劉旭東. 復旦教育論壇. 2019(01)
[3]高校如何防治學生遭遇性騷擾——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中國臺灣成功大學的比較與借鑒[J]. 劉文,滕旭廣. 高教探索. 2019(01)
[4]高校性騷擾受害者的沉默原因:一項初步研究[J]. 鄭力,張冉. 復旦教育論壇. 2018(04)
[5]美國防治高校性騷擾的制度與實踐——第九條下高校的主要義務[J]. 劉春玲. 婦女研究論叢. 2018(01)
[6]美國大學校園性騷擾行為及其應對機制研究[J]. 張偉,段世飛. 比較教育研究. 2017(04)
[7]遼寧大學生遭受性騷擾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雪,卜秀梅,崔仁善.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6(11)
[8]對“男尊女卑”傳統(tǒng)思想的思考[J]. 別樣紅. 法制與社會. 2016(10)
本文編號:33077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3077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