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和情緒表達性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17:20
情緒表達性是指一個人通過其外在表現(xiàn)來體現(xiàn)情緒刺激的程度。人類通過情緒表達,這一將個體內(nèi)在的情緒體驗通過外顯的表現(xiàn)表達出來的行為,不僅實現(xiàn)了人際互動中的信息交換,還有效釋放了情緒壓力,這一過程對人們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身心健康的保持都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對情緒表達的研究逐漸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和重視。大學生活作為連接學校環(huán)境與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是大學生人格發(fā)展與穩(wěn)固的重要時期。對大學生的情緒表達狀況進行研究,考察其人格特質(zhì)與情緒表達性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在這一關系中起到內(nèi)在影響作用的因素——如共情,并探究其造成影響的作用機制,對于把握與改善大學生的情緒表達表現(xiàn)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簡版大五人格因素量表(NEO-FFI)、中文版人際反應指數(shù)量表(IRI-C)和伯克利情緒表達性量表(BEQ-C)對515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對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能力和情緒表達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jié)果如下:(1)大學生總體來說擁有較好的人格特征、中等偏上的共情能力和較高的情緒表達程度;在具體的情緒表達類型上,大學生更傾向于對積極情緒進行更為充分的表達,對消極情緒傾向于采取抑制的策略。(2)...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現(xiàn)實意義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大五人格研究綜述
2.1.1 大五人格模型的建立與發(fā)展
2.1.2 大五人格模型的內(nèi)容
2.2 共情研究綜述
2.2.1 共情的定義和概念
2.2.2 共情的成分
2.3 情緒表達性研究綜述
2.3.1 情緒表達性的概念及結(jié)構
2.3.2 情緒表達性的測量
2.3.3 影響情緒表達的因素
2.3.4 情緒表達的功能
2.4 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關系的相關研究
2.4.1 人格和共情之間的相關研究
2.4.2 人格和情緒表達之間的相關研究
2.5 本研究切入點
第3章 研究設計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簡版大五人格因素量表中文版(NEO-FFI)
3.4.2 人際反應指數(shù)量表中文版(IRI-C)
3.4.3 伯克利情緒表達性量表中文版(BEQ-C)
第4章 研究結(jié)果
4.1 描述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4.2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2.1 性別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2.2 所學專業(yè)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3 以共情為中介的結(jié)構方程模型
4.3.1 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間的直接影響
4.3.2 對共情中介效應的檢驗
第5章 分析與討論
5.1 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狀況的總體分析
5.1.1 大學生大五人格特點分析
5.1.2 大學生共情能力狀況分析
5.1.3 大學生情緒表達性狀況分析
5.2 情緒表達性在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5.3 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之間的關系
5.3.1 人格、共情和情緒表達性之間的相關關系分析
5.3.2 共情的中介作用
第6章 研究結(jié)論與不足
6.1 研究結(jié)論
6.2 建議與啟示
6.3 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情緒表達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表達意愿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 趙云龍,劉佳,高祖會,姜美春. 大理大學學報. 2016(03)
[2]中介分析和自舉(Bootstrap)程序應用[J]. 江程銘,李紓. 心理學探新. 2015(05)
[3]伯克利情緒表達量表中文版在中國大學生中的信、效度分析[J]. 趙鑫,張冰人,周瑋,丁小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3)
[4]大學生人格特征與情緒應對策略的關系[J]. 王滔.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11)
[5]中介效應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應用[J]. 陳瑞,鄭毓煌,劉文靜. 營銷科學學報. 2013(04)
[6]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fā)展[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7]高中生情緒表達性的個體差異研究[J]. 周文潔.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3(19)
[8]共情理論研究概述[J]. 陳小薈. 社會心理科學. 2013(09)
[9]家庭功能與大學生情緒表達性、孤獨感的關系[J]. 鄧麗芳,鄭日昌.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3(02)
[10]情緒表達抑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 周婷,王登峰.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1)
博士論文
[1]大學生情緒表達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其干預研究[D]. 吳燕霞.上海師范大學 2017
[2]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結(jié)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 劉啟剛.吉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網(wǎng)絡利他動機問卷編制及其與人格特質(zhì)、共情的關系研究[D]. 趙薇.贛南師范學院 2016
[2]表達抑制調(diào)節(jié)負性情緒的性別差異及外傾性的影響[D]. 蔡阿燕.西南大學 2016
[3]負性情緒表達情境對負性情緒表達規(guī)則選擇傾向的影響[D]. 趙申苒.河南大學 2015
[4]大學生共情、人格與人際關系的關系研究[D]. 李興慧.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2
[5]成人依戀、嫉妒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關系研究[D]. 李娜.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大學生共情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余皖婉.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2
[7]情境的社會屬性對大學生情緒表達的影響[D]. 尚金梅.西南大學 2007
[8]大學生的移情結(jié)構及其與積極人格、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 彭秀芳.首都師范大學 2006
[9]情緒表達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特征研究[D]. 李嬌.華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31201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現(xiàn)實意義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大五人格研究綜述
2.1.1 大五人格模型的建立與發(fā)展
2.1.2 大五人格模型的內(nèi)容
2.2 共情研究綜述
2.2.1 共情的定義和概念
2.2.2 共情的成分
2.3 情緒表達性研究綜述
2.3.1 情緒表達性的概念及結(jié)構
2.3.2 情緒表達性的測量
2.3.3 影響情緒表達的因素
2.3.4 情緒表達的功能
2.4 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關系的相關研究
2.4.1 人格和共情之間的相關研究
2.4.2 人格和情緒表達之間的相關研究
2.5 本研究切入點
第3章 研究設計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簡版大五人格因素量表中文版(NEO-FFI)
3.4.2 人際反應指數(shù)量表中文版(IRI-C)
3.4.3 伯克利情緒表達性量表中文版(BEQ-C)
第4章 研究結(jié)果
4.1 描述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4.2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2.1 性別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2.2 所學專業(yè)對研究變量影響的差異性分析
4.3 以共情為中介的結(jié)構方程模型
4.3.1 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間的直接影響
4.3.2 對共情中介效應的檢驗
第5章 分析與討論
5.1 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狀況的總體分析
5.1.1 大學生大五人格特點分析
5.1.2 大學生共情能力狀況分析
5.1.3 大學生情緒表達性狀況分析
5.2 情緒表達性在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5.3 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情緒表達性之間的關系
5.3.1 人格、共情和情緒表達性之間的相關關系分析
5.3.2 共情的中介作用
第6章 研究結(jié)論與不足
6.1 研究結(jié)論
6.2 建議與啟示
6.3 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情緒表達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表達意愿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 趙云龍,劉佳,高祖會,姜美春. 大理大學學報. 2016(03)
[2]中介分析和自舉(Bootstrap)程序應用[J]. 江程銘,李紓. 心理學探新. 2015(05)
[3]伯克利情緒表達量表中文版在中國大學生中的信、效度分析[J]. 趙鑫,張冰人,周瑋,丁小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3)
[4]大學生人格特征與情緒應對策略的關系[J]. 王滔.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11)
[5]中介效應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應用[J]. 陳瑞,鄭毓煌,劉文靜. 營銷科學學報. 2013(04)
[6]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fā)展[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7]高中生情緒表達性的個體差異研究[J]. 周文潔.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3(19)
[8]共情理論研究概述[J]. 陳小薈. 社會心理科學. 2013(09)
[9]家庭功能與大學生情緒表達性、孤獨感的關系[J]. 鄧麗芳,鄭日昌.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3(02)
[10]情緒表達抑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 周婷,王登峰.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1)
博士論文
[1]大學生情緒表達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其干預研究[D]. 吳燕霞.上海師范大學 2017
[2]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結(jié)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 劉啟剛.吉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網(wǎng)絡利他動機問卷編制及其與人格特質(zhì)、共情的關系研究[D]. 趙薇.贛南師范學院 2016
[2]表達抑制調(diào)節(jié)負性情緒的性別差異及外傾性的影響[D]. 蔡阿燕.西南大學 2016
[3]負性情緒表達情境對負性情緒表達規(guī)則選擇傾向的影響[D]. 趙申苒.河南大學 2015
[4]大學生共情、人格與人際關系的關系研究[D]. 李興慧.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2
[5]成人依戀、嫉妒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關系研究[D]. 李娜.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大學生共情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余皖婉.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2
[7]情境的社會屬性對大學生情緒表達的影響[D]. 尚金梅.西南大學 2007
[8]大學生的移情結(jié)構及其與積極人格、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 彭秀芳.首都師范大學 2006
[9]情緒表達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特征研究[D]. 李嬌.華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31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0312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