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教學的生命美學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巴特爾;;教育隨想錄[J];人民教育;1990年03期
2 黃蘭;芻議我院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估的效果[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1995年Z1期
3 潘菊芬;;教態(tài)的心理效應與課堂教學[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3期
4 何志祥,程氫;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的研究和實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5 王立科;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的問題及對策[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丁安廉;校本教研的思考與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2004年Z1期
7 嚴育洪,孫葉美;小學數(shù)學教學“虛弱”癥狀的分析及對策[J];湖南教育;2005年17期
8 魏敏;;小學英語公開課中常見的問題[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5年11期
9 翁振東;;談教師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把握[J];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Z6期
10 屠素鳳;;課堂有效識字的操作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3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芳;;中小學教師教學審美能力的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熊麗鳳;;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民辦學校教師評價體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學教師教學審美能力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之華;杜曉紅;張繁;陳永發(fā);;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5 蘇芳;蘆義濤;;《教師的考核與評價制度研究》課題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6 馬瑾;徐建平;李然;王輝;;360度反饋在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估中的應用[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測量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張金萍;;模糊綜合評判法在高校教師教學工作考核中的應用[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周君;;試述中學政治教師的成長[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9 趙艷紅;周燕;;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分析[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10 穆朝君;;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與地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A];現(xiàn)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jīng)濟[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追尋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樹[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孝昌縣鄒崗鎮(zhèn)盧管中學 梅少琳;淺談新理念下教師教學的著力點[N];孝感日報;2011年
3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郭元婕;經(jīng)合組織為教師“把脈”發(fā)起國際教學調(diào)查[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郝德元;居高聲自遠[N];忻州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超;誰為教師送上“心靈雞湯”[N];天津教育報;2011年
6 市豬場坪鄉(xiāng)丫口寨小學 呂敏;怎樣上好一堂課[N];貴州民族報;2010年
7 本報通訊員 時亮 趙復松 景奉霞;章丘四中:在素質(zhì)教育大道上闊步前進[N];濟南日報;2011年
8 記者張衛(wèi);遠程教育提升我州教師教學水平[N];博爾塔拉報(漢);2010年
9 江蘇省邳州市邳州二中 馮會卿;加強自主預習,構建高效課堂[N];學知報;2010年
10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張樹捷;聽課活動需講究針對性[N];中國體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姍姍;交往教學的生命美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軼芳;交往教學理論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楊鴻;教師教學知識的統(tǒng)整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憲平;課程改革視野下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豫暉;數(shù)學教師教學決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宋德云;教師教學決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王佳佳;論學校制度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彭文輝;網(wǎng)絡學習行為分析及建模[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吉標;新課程條件下教師教學思維方式轉向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于全;基于Browser/Server結構的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王儷嘉;教師課堂理答方式對學生學業(yè)情緒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郭芳;中小學教師教學審美能力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鄧毅;高校構建發(fā)展性教師教學評價模式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馬海濤;美國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價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黃曉羽;教師教學自主權及其實現(xiàn)現(xiàn)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韓國棟;大學英語課程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的調(diào)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明;民辦中小學教師教學權利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探析[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兄武;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39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53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