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對物理必修—知識點的理解情況調(diào)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5-02 21:18
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是中學物理基礎知識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nèi)容。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準確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框架,并使他們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凝煉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1],強調(diào)了物理觀念是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提煉與升華,是從物理學角度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在現(xiàn)階段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急功近利的應試教學方式不但沒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而且出現(xiàn)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低下,并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畏懼、厭惡等情緒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的任務是調(diào)查并匯總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時產(chǎn)生的各種錯誤理解、分析其產(chǎn)生錯誤理解的原因,最后提出若干建議。本研究主要探討學生對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力學知識點的理解情況。筆者首先通過文獻綜述法對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力學概念進行梳理,并對在職教師及專家進行訪談,羅列出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時可能存在的錯誤理解;其次,根據(jù)學生可能存在的錯誤理解設計半結(jié)構式訪談題目,并對學...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問題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義
1.4 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4.1 研究的過程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理論綜述
2.1 研究的理論基礎
2.1.1 刺激—反應學習理論
2.1.2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2.1.3 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
2.1.4 韋納歸因理論
2.1.5 需要層次理論
2.1.6 動機遺忘理論(theory of motivated forgetting)
2.1.7 場依存與場獨立
2.2 相關概念的界定
2.2.1 物理概念及其特點
2.2.3 物理規(guī)律及其特點
2.2.4 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復雜性
2.3 國內(nèi)外物理概念、規(guī)律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3.1 國外概念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3.2 國內(nèi)概念、規(guī)律教學研究現(xiàn)狀
第3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內(nèi)容的分析及知識點梳理
3.1 高中物理必修一內(nèi)容分析
3.1.1 力學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
3.1.2 力學的基本內(nèi)容和體系
3.1.3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第4章 調(diào)查工具的制定過程
4.1 二段式問卷的特征與制定
4.1.1 二段式測驗的特征
4.1.2 二段式問卷的編制過程
第5章 高中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掌握情況調(diào)查
5.1 調(diào)查對象
5.2 對本研究的二段式問卷“四個度”的分析
5.2.1 信度
5.2.2 難度
5.2.3 區(qū)分度
5.2.4 效度
5.3 高中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掌握情況調(diào)查
5.3.1 學生關于“速度”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分析
5.3.2 學生關于“重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3 學生關于“彈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4 學生關于“摩擦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5 學生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3.6 學生關于“慣性”的掌握情況分析
5.3.7 學生關于“牛頓第二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3.8 學生關于“牛頓第三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4 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理解的差異性分析
5.4.1 年級差異性分析
5.4.2 生源地差異性分析
5.4.3 學生性別的差異性分析
第6章 研究的結(jié)論與建議
6.1 研究的結(jié)論
6.1.1 學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理解錯誤的表現(xiàn)匯總
6.1.2 現(xiàn)階段學生難以建構正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原因分析
6.2 研究的建議
6.2.1 對教師的建議
6.2.2 對教材修改建議
第7章 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年思維習慣“碎片化”趨勢審視[J]. 滕進芝. 北京教育(高教). 2019(03)
[2]加強習題教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J]. 黃永順. 物理教學. 2018(02)
[3]培養(yǎng)初中學生受力分析的良好思維習慣[J]. 梁炳釗. 物理教學探討. 2016(06)
[4]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記憶事實向理解概念的轉(zhuǎn)變[J]. 張穎之,劉恩山. 教育學報. 2010(01)
[5]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簡評[J]. 匡后麗.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9(01)
[6]“為概念轉(zhuǎn)變而教”策略綜述(續(xù))[J]. P.H.Scott,H.M.Asoko,R.H.Driver,郭玉英,盧俊梅. 物理教師. 2003(06)
[7]認識我們的教師和學生(Ⅰ)──教師和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對物理課程期望的研究[J]. 曲亮生,郭玉英. 物理教師. 2000(05)
[8]大學力學相異構想的研究[J]. 郭平生.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04)
博士論文
[1]“運動與相互作用”主題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 喬通.西南大學 2015
[2]我國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 范增.西南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高中生解決動力學問題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 張楊陽.西北師范大學 2016
[2]高一學生“牛頓運動定律”前概念的調(diào)查研究[D]. 楊正蘭.西北師范大學 2015
[3]初一學生物理前概念認識的調(diào)查研究及教學啟示[D]. 李志強.云南師范大學 2013
[4]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栗曉光.西北師范大學 2013
[5]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前概念研究[D]. 蔡永青.上海師范大學 2013
[6]我國初中物理教科書中的前概念研究[D]. 莫海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0
[7]高中力學學習困難的認知結(jié)構分析及教學策略[D]. 譚國武.湖南師范大學 2008
[8]高中生在學習“運動定律”時產(chǎn)生的相異構想研究[D]. 韓琦.山東師范大學 2008
[9]高中力學前概念及其轉(zhuǎn)變的實驗研究[D]. 張小靜.河北師范大學 2007
[10]中學生電磁學課程學習中錯誤概念的調(diào)查及其成因分析[D]. 薛海國.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49980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問題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義
1.4 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4.1 研究的過程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理論綜述
2.1 研究的理論基礎
2.1.1 刺激—反應學習理論
2.1.2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2.1.3 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
2.1.4 韋納歸因理論
2.1.5 需要層次理論
2.1.6 動機遺忘理論(theory of motivated forgetting)
2.1.7 場依存與場獨立
2.2 相關概念的界定
2.2.1 物理概念及其特點
2.2.3 物理規(guī)律及其特點
2.2.4 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復雜性
2.3 國內(nèi)外物理概念、規(guī)律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3.1 國外概念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3.2 國內(nèi)概念、規(guī)律教學研究現(xiàn)狀
第3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內(nèi)容的分析及知識點梳理
3.1 高中物理必修一內(nèi)容分析
3.1.1 力學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
3.1.2 力學的基本內(nèi)容和體系
3.1.3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第4章 調(diào)查工具的制定過程
4.1 二段式問卷的特征與制定
4.1.1 二段式測驗的特征
4.1.2 二段式問卷的編制過程
第5章 高中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掌握情況調(diào)查
5.1 調(diào)查對象
5.2 對本研究的二段式問卷“四個度”的分析
5.2.1 信度
5.2.2 難度
5.2.3 區(qū)分度
5.2.4 效度
5.3 高中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掌握情況調(diào)查
5.3.1 學生關于“速度”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分析
5.3.2 學生關于“重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3 學生關于“彈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4 學生關于“摩擦力”的掌握情況分析
5.3.5 學生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3.6 學生關于“慣性”的掌握情況分析
5.3.7 學生關于“牛頓第二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3.8 學生關于“牛頓第三定律”的掌握情況分析
5.4 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理解的差異性分析
5.4.1 年級差異性分析
5.4.2 生源地差異性分析
5.4.3 學生性別的差異性分析
第6章 研究的結(jié)論與建議
6.1 研究的結(jié)論
6.1.1 學生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理解錯誤的表現(xiàn)匯總
6.1.2 現(xiàn)階段學生難以建構正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原因分析
6.2 研究的建議
6.2.1 對教師的建議
6.2.2 對教材修改建議
第7章 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年思維習慣“碎片化”趨勢審視[J]. 滕進芝. 北京教育(高教). 2019(03)
[2]加強習題教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J]. 黃永順. 物理教學. 2018(02)
[3]培養(yǎng)初中學生受力分析的良好思維習慣[J]. 梁炳釗. 物理教學探討. 2016(06)
[4]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記憶事實向理解概念的轉(zhuǎn)變[J]. 張穎之,劉恩山. 教育學報. 2010(01)
[5]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簡評[J]. 匡后麗.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9(01)
[6]“為概念轉(zhuǎn)變而教”策略綜述(續(xù))[J]. P.H.Scott,H.M.Asoko,R.H.Driver,郭玉英,盧俊梅. 物理教師. 2003(06)
[7]認識我們的教師和學生(Ⅰ)──教師和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對物理課程期望的研究[J]. 曲亮生,郭玉英. 物理教師. 2000(05)
[8]大學力學相異構想的研究[J]. 郭平生.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04)
博士論文
[1]“運動與相互作用”主題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 喬通.西南大學 2015
[2]我國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 范增.西南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高中生解決動力學問題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 張楊陽.西北師范大學 2016
[2]高一學生“牛頓運動定律”前概念的調(diào)查研究[D]. 楊正蘭.西北師范大學 2015
[3]初一學生物理前概念認識的調(diào)查研究及教學啟示[D]. 李志強.云南師范大學 2013
[4]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栗曉光.西北師范大學 2013
[5]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前概念研究[D]. 蔡永青.上海師范大學 2013
[6]我國初中物理教科書中的前概念研究[D]. 莫海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0
[7]高中力學學習困難的認知結(jié)構分析及教學策略[D]. 譚國武.湖南師范大學 2008
[8]高中生在學習“運動定律”時產(chǎn)生的相異構想研究[D]. 韓琦.山東師范大學 2008
[9]高中力學前概念及其轉(zhuǎn)變的實驗研究[D]. 張小靜.河北師范大學 2007
[10]中學生電磁學課程學習中錯誤概念的調(diào)查及其成因分析[D]. 薛海國.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49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3649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