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08:33
縱觀各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無論怎么改版,都選用了大量蘇軾詩文。這些詩文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是他智慧的結晶。學習其詩文,中學生既能夠積累文言知識,增強語文學習能力,又有助于養(yǎng)成文化素養(yǎng)。然而目前它的實際教學情況參差不齊。部分教師以高分為目的訓練,固化了學生的思路,對于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沒有讓學生內化,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破壞了蘇軾詩文的美感,使得學生不能真正觸及其中的文化內涵,也逐漸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诖,當前主要的是要改善其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宋代文壇領袖,蘇軾詩文具有很突出的藝術價值。蘇詩達到了北宋詩歌的最高水平,蘇詞開創(chuàng)了一代豪放之詞風,蘇文“文道并重”,行文自然流暢。當前,學界針對蘇軾的研究集中在其人生態(tài)度、思想境界、審美取向和文學成就等方面,而對中學語文教材中蘇軾詩文教學進行研究的成果較少。研究中學蘇軾詩文教學,不管是對于以后的蘇軾研究還是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論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中學語文教材中蘇軾詩文的選文概況、蘇軾詩文教學現(xiàn)狀、提出適合蘇軾詩文的教學策略。第一章分析蘇軾詩文的選文概況。以部編版初中...
【文章來源】:黃岡師范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起緣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訪談法
3.作品研讀法
4.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中學蘇軾詩文選文概況
第一節(jié) 蘇軾詩文數(shù)量分析
第二節(jié) 蘇軾詩文體裁分析
第三節(jié) 蘇軾詩文題材分析
第二章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地方文化內涵了解不足
二、教學目標不盡合理
三、教學過程相對模式化
第二節(jié)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社會層面
二、教師層面
三、學生層面
第三章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策略研究
第一節(jié) 教師要提高古文素養(yǎng)
一、不斷學習鑒賞古詩文的理論知識
二、了解各地方文化特征對蘇軾的影響
三、研讀蘇軾詩文
第二節(jié) 明確中學蘇軾詩文的教學內容
一、基礎知識內容
二、精神內涵
三、審美態(tài)度
第三節(jié)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二、置身意境,緣景明情
三、抓住形象,深入會意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附錄(二):中學教材中所選編的蘇軾詩文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129319
【文章來源】:黃岡師范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起緣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訪談法
3.作品研讀法
4.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中學蘇軾詩文選文概況
第一節(jié) 蘇軾詩文數(shù)量分析
第二節(jié) 蘇軾詩文體裁分析
第三節(jié) 蘇軾詩文題材分析
第二章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地方文化內涵了解不足
二、教學目標不盡合理
三、教學過程相對模式化
第二節(jié)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社會層面
二、教師層面
三、學生層面
第三章 中學蘇軾詩文教學策略研究
第一節(jié) 教師要提高古文素養(yǎng)
一、不斷學習鑒賞古詩文的理論知識
二、了解各地方文化特征對蘇軾的影響
三、研讀蘇軾詩文
第二節(jié) 明確中學蘇軾詩文的教學內容
一、基礎知識內容
二、精神內涵
三、審美態(tài)度
第三節(jié)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二、置身意境,緣景明情
三、抓住形象,深入會意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附錄(二):中學教材中所選編的蘇軾詩文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129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312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