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尊水平狀況、自我效能感和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8 02:24
本文關鍵詞:小學生自尊水平狀況、自我效能感和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
【摘要】:自尊是一個人在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中表現(xiàn)出的對自我價值的判斷,是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對自我價值積極的情感體驗。人們的自尊基于自我評價。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異決定了自尊水平的高低,真實自我越接近理想自我,自尊水平越高,反之自尊水平越低。高自尊在人的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但在教學實踐中,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自尊水平很高的學生表現(xiàn)出隨意打斷別人、傲慢、人際緊張、攻擊、使人感到憤怒等。自我效能感是促進自尊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杠桿。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是否能成功地進行某項活動并取得成功的主觀判斷,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自我效能感對自尊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如果學生自信能有效地應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對學習就有積極的態(tài)度和更_7的動力。隨著困難的解決,學生的自尊心也隨之提高;反之,當他認為學習對他來說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而對學習沒有過多的預期時,他的自我效能是低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就會退縮,逃避,即使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任務,他也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自尊水平得不到提升。評價一個學生是否成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學生學業(yè)成就的眾多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標準化測驗。常用的評定學生成績的方法有原始分數、百分等級分數、標準分數,其中標準分數比原始分數和百分等級傳達了更多的信息。既可知道學生的實際成績,又可知道每個學生在參加考試的團體中所處的位置。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對小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影響及其相互作用機制,為老師的教育、教學,以及學生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有效的方法參考。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對386名小學生進行研究。研究結果一:在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女生和男生有顯著差異,女生均高于男生,年級之間也有差異。這也與女生比男生更早進入青春期相符合。研究結果二:小學生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并且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自我調節(jié)效能感都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研究結果三:自尊水平是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學業(yè)成就產生影響,自我效能感在自尊水平對學業(yè)成就的影響過程中起著完全中介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4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孫鳳華;沈慧娟;;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特點與自身因素關系探微[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張麗華,楊麗珠;3~8歲兒童自尊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編號:11982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1982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