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女子教科書的德才觀傳承
本文關鍵詞:清末民初女子教科書的德才觀傳承
【摘要】:清末民初的女子教科書以全新的文本形式和政治關懷開啟了煥然一新的女性公共空間,它打破了"女子無學"、"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格局,為女性才智的發(fā)展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廣泛的可能性。然而檢視教科書文本卻不難發(fā)現,在"女德"和"女才"的關系問題上,這一全新的文本形式與傳統(tǒng)保持著十分清晰的連續(xù)性——它們認同"道德優(yōu)先于才學"。它們嘲笑傳統(tǒng)社會的"女子才學"行為,追求傳統(tǒng)女性讀本所倡導的道德和實用原則,它們塑造的兩類新形象——賢妻良母和國民之母——均是"女德"的新型政治形式。
【作者單位】: 湖南女子學院教育與法學系;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清末民初 女子教科書 德 才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2013T60074)
【分類號】:G529
【正文快照】: 中國傳統(tǒng)的女性讀本,如《烈女傳》、《女誡》、《女訓》等,盡管在不同時期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卻是一致的——均指向教化年輕女子養(yǎng)成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為她們更好地扮演妻子和母親角色做好準備,而不在于開啟她們的心智、促進女性的博學與才能。清末民初,中西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葛玉紅;清末民初鐵路犯罪形態(tài)及原因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逯慧娟;王青芝;;清末民初新式知識分子擇業(yè)面相分析[J];蘭州學刊;2010年07期
3 張振霞;;清末民初紳士階層蛻化表現及其影響[J];民族論壇;2014年04期
4 劉洪英;略論清末民初的留學生特點[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5 李平;;清末民初商會設立的商業(yè)學堂[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6 張航;;塾師形象的文學記憶與歷史解讀之間關系辨析[J];才智;2014年06期
7 朱英;;清末民初天津工商同業(yè)研究所初探[J];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8 宋祥勇;;清末民初大店莊氏家族轉型初探[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9 李麗;清末民初(1898~1919)兒童文學翻譯鳥瞰[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曹欣欣;留學生與清末民初的移風易俗[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祁敬宇;;清末民初中國大都市的金融發(fā)展[A];2012城市國際化論壇——世界城市:規(guī)律、趨勢與戰(zhàn)略選擇論文集[C];2012年
2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魏琴;;試論清末民初的貴州新興社團[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曹麗娟;;清末民初北京內外城官醫(yī)院[A];全國醫(yī)史文獻學科建設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侯衛(wèi);清末民初國文教科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康麗;清末民初京劇的宣傳與伶人的明星化[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敏吉;清末民初貴州地方自治思潮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78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7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