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能力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兒童情緒能力研究綜述
【摘要】:情緒具有建立、維持和改變個體與外界關系的功能,情緒的這種功能被廣泛認為是一種能力,即情緒能力。兒童的情緒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發(fā)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同伴關系以及社會能力的發(fā)展。本文首先探討了情緒能力的概念,然后主要闡述了兒童情緒理解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兩個方面的發(fā)展狀況,并分析兒童情緒能力的影響因素,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關鍵詞】: 兒童情緒能力 情緒理解 情緒調節(jié)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1、概述1990年,薩尼(Saarni,C.)在《社會情緒的發(fā)展》一書中首先運用了Emotional Competence概念。后來薩尼又將情緒能力定義為:“當我們從一個情緒誘發(fā)事件中感覺到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所要做的事情時,我們便證明了情緒能力”。Goleman(1997)對情緒能力與情緒智力加以區(qū)分。他主張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曉;;情緒調節(jié)的性質述評[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李聲;;認知對情緒影響的研究述評[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2期
3 張維維;;情緒調節(jié)研究綜述[J];學理論;2011年32期
4 趙晶;石向實;;情緒調節(jié):過程、影響因素及其神經(jīng)機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陳卉;傅麗萍;;初中生氣質性樂觀與其情緒調節(jié)策略關系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6 鄭容;;情緒調節(jié)研究綜述[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7 蔣長好;石長地;;兒童情緒調節(jié)的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王高麗;王俊;杜湘?zhèn)?李鳳霞;胡榕;吳昌軍;;微創(chuàng)拔除下頜第三磨牙患者心理干預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9 劉銳;;大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與生活滿意度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4年08期
10 王振宏,郭德俊;情感風格及其神經(jīng)基礎[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風格與攻擊行為[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2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3 李改;情緒反應的動力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4 鮑立銑;上海刑警情緒及情緒調節(jié)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6 王元;3-5歲兒童自我調節(jié)各成分與其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偉娜;情緒調節(jié)內(nèi)隱態(tài)度對情緒反應的調整機制及其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鄭久華;情緒勞動策略對業(yè)績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慧珍;初中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及其與親子依戀、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劉濤;初中學困生情緒表達和調節(jié)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瑾佳;中學教師教育學生的情感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郝曉媛;述情困難者的情緒意象分析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楠;具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勞教人員的認知情緒調節(jié)因素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瞿鴻雁;父母元情緒理念對學齡前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影響[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7 鄒曉燕;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發(fā)展特點及其教育對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8 袁金秀;初二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能力現(xiàn)狀調查及干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玉琳;變革型領導對團隊行為表現(xiàn)的影響機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彭潤雨;網(wǎng)絡游戲成癮大學生社會技能與情緒調節(jié)的關系[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仲遜;關注兒童情緒的變化[J];思想·理論·教育;2005年08期
2 劉曉蕓;;“第三屆國際兒童情緒發(fā)展能力論壇”在春暉堂舉行[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胡藝馨;;兒童情緒認知研究的進展[J];晉中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仲寧寧;;家庭情緒實踐對兒童情緒能力發(fā)展的影響[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3期
5 寇_g;霞玲;徐華女;馬會萍;;小學中高年級兒童情緒理解力的特點研究[J];心理科學;2006年04期
6 熊文琴;;淺談兒童情緒社會化的主要內(nèi)容[J];今日科苑;2008年22期
7 熊文琴;;論兒童情緒社會化的心理機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8年17期
8 趙迎春;張勁松;;兒童情緒認知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年02期
9 佟月華;;兒童情緒理解的研究方法[J];中國特殊教育;2008年06期
10 田海明;楊元魁;李佼;;兒童情緒能力和社會能力研究述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徐琴美;卓美紅;王鈺燕;;2-9歲兒童情緒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評估[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陳英和;姚端維;郭向和;;3歲兒童情緒行為與父母撫養(yǎng)因素的關系[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顧秀萍;;國外關于兒童情緒理解能力的研究綜述[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劉航;;3-6歲兒童情緒偽裝理解能力的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陳琳;桑標;;小學兒童情緒認知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麗斐;簡華Y,
本文編號:885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8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