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關于FDI、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模型述評
本文關鍵詞:國外關于FDI、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模型述評
【摘要】:FDI、教育和經濟增長關系密切的聯系,針對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放緩的問題,全面梳理國外關于FDI、教育和經濟增長關系模型,發(fā)現加大教育投入,擴大教育規(guī)模,提升教育質量,轉變教育發(fā)展方式有助于保證我國經濟持續(xù)較快增長。
【作者單位】: 廣東金融學院;
【關鍵詞】: FDI 教育 經濟增長
【分類號】:G511;F831.6;F113
【正文快照】: FDI、教育和經濟增長關系密切的聯系:FDI在只有在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達到某一個閾值水平時才會對經濟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但是教育質量的提升可以降低這個臨界點。梳理這些研究,對找到中國教育的閾值水平,甚至對中國轉變教育和經濟發(fā)展方式都有重要的啟示。一、FDI、教育與經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峰;;論公司的出資形式和出資監(jiān)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李朝林;論人力資本優(yōu)先投資戰(zhàn)略[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3 徐谷波;;教師薪酬制度設計中人力資本因素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周忠華;;實踐教學:學業(yè)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5 李剛;何冬琴;;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效益分析——以蚌埠市與蕪湖市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王余;;論縣域經濟發(fā)展中人才主體的培育和開發(fā)[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2期
7 魏下海;;論新時期農民收入增長的人力資本投資[J];安徽農學通報;2008年06期
8 高明;論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村經濟發(fā)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李寧;;基于海爾集團的人力資本管理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0期
10 朱滿德;陳詩軍;劉超;;農村人力資本流失動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柳智毅;;澳門高層次人才的開發(fā)與梯隊培養(yǎng)[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涂道勇;李世聰;唐鶯;;論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3 李國和;;對人力資本的社會學審視——兼評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陳國楨;劉慧發(fā);周洪武;;論新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會計與戰(zhàn)略[A];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2010年河南省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論文集[C];2010年
5 王超;李芳;;論新農村建設中的人力資本投資[A];人文科技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湖南省管理科學學會2009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柯文靜;;近年來教育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研究評述[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王欣光;;淺析城市管理中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fā)[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8 田漢族;;教育服務的經濟學闡釋[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馬莉萍;丁小浩;;高校畢業(yè)生在工作找尋中對人力資本與社會關系作用感知的研究[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米壽江;;反貧困中的回族教育問題[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漆振光;新時期我國競技武術人才資源開發(fā)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劉文菁;農村教育與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3 崔霞;職業(yè)經理人培訓效果綜合評估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文妮;老撾對外貿易影響經濟增長的經驗分析[D];湖南大學;2010年
5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董國強;我國高校教師人力資本定價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曲秉春;產業(yè)鏈視域下的農戶增收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偉;結構化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證分析[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戰(zhàn)杰;專業(yè)化勞動力、經濟增長與產業(yè)升級[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魏下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人力資本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永木;人力資本對農村家庭貧困的影響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李鳳蘭;湖北民族地區(qū)職業(yè)教育現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燕;區(qū)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識溢出效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李強;山東省農民素質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6 李波;民辦中小學課外補習機構的質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彩娟;引入監(jiān)管變量的上市高新企業(yè)高管薪酬與企業(yè)業(yè)績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羅旭虹;論大學決策權力運行[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文俊;河南省農村家庭人力資本投資決策調查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丁曉慧;基于人力資本產權的勞動者持股機制設計[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立文,孫靜;投資與經濟增長中幾個指標之間關系的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君敏;一部側重實證分析的書——《新疆經濟增長點研究》簡介[J];新疆社科論壇;2002年01期
3 ;創(chuàng)業(yè)與經濟增長[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18期
4 吳晶妹;信用活動對經濟增長的長期效應[J];成人高教學刊;2003年03期
5 羅桂元;論創(chuàng)新發(fā)明與經濟增長[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3期
6 范方志,李軍波;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J];婁底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7 柳德江,殷鳳玲;教育投資對云南經濟增長的作用和貢獻[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10期
8 曲濤;賈勸寶;;論隴東老區(qū)經濟增長質量的改善[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王國平;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蔣偉;我對“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理解[J];浙江統(tǒng)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現祥;舒元;;中國省區(qū)經濟增長分布的演進(1978—1998)[A];經濟學(季刊)第3卷第3期(總第11期)[C];2004年
2 陳向陽;;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從環(huán)境成本視角分析[A];市場經濟與增長質量——2013年嶺南經濟論壇暨廣東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馬國霞;田玉軍;;京津冀都市圈經濟增長的空間極化及其模擬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義青;李冰茹;;經濟增長解析[A];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技術經濟發(fā)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轉軌時期中俄經濟增長與科學發(fā)展觀[A];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孫文祥;;我國區(qū)域研發(fā)實力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陳易章;;“奧運”對促進北京地區(qū)經濟增長的分析[A];首屆中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5年
8 單豪杰;沈坤榮;;轉型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增長:一個激勵導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9 劉文;;人力資本、人力資本風險與經濟增長:歷史演變與最新進展[A];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經濟發(fā)展的實踐、增長理論的進展與文獻的轉向——兼評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濟學說與國內外經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朱賢佳;“美經濟增長放緩 對中國影響有限”[N];上海證券報;2006年
2 徐啟生;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減緩[N];光明日報;2008年
3 李金珊 趙云旗;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N];中國財經報;2005年
4 王振華;美巨額財政赤字對經濟增長構成危險[N];中國改革報;2004年
5 陳泰鋒;全球經濟增長潛藏風險 人口問題威脅世界發(fā)展[N];中國貿易報;2004年
6 俄歐亞所 張中華;俄經濟增長背后的隱憂[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7 ;2005年亞洲經濟增長將趨緩[N];國際商報;2004年
8 鐘生坦 黃鐵苗;試論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途徑[N];光明日報;2001年
9 杰夫·馬德里克;經濟為什么增長?[N];經濟觀察報;2003年
10 ;全國30省區(qū)市經濟增長比較[N];經濟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澤填;經濟增長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程開明;中國城市化與經濟增長的統(tǒng)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3 彭亮;自主創(chuàng)新與中國經濟增長[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楊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經濟增長模型與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劉建偉;公共產品供給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6 葉飛文;要素投入與中國經濟增長[D];廈門大學;2003年
7 張李節(jié);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劉海英;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王瑞澤;制度變遷下的中國經濟增長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10 李富強;內生制度、最優(yōu)治理和我國經濟增長[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德安;內外資企業(yè)的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劉國偉;中國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吳娟;寧夏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內生經濟增長的公共支出模式創(chuàng)新[D];浙江大學;2009年
5 許莉;環(huán)境因素內生的中國經濟增長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張瑩;青島市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7 曹佛寶;改革開放以來西藏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D];西藏民族學院;2009年
8 阮文達;越南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9 穆曉芳;我國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10 葉磊;我國制造業(yè)集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3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7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