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基于MOOC的高校通識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00:16

  本文關鍵詞:基于MOOC的高校通識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通識課程 MOOC 教學模式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不斷深化,通識教育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越來越重要,但目前高校的通識課程還存在課程資源過少、課程結構不夠合理、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比較單一等問題,本文通過引入MOOC的教學模式,針對高校通識課程的教學特點,在充分利用MOOC資源和校本資源的基礎上,設計了基于MOOC的高校通識課程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 浙江傳媒學院;浙江樹人大學;
【關鍵詞】通識課程 MOOC 教學模式
【基金】:2013年浙江傳媒學院校級課題《基于MOOC的高校通識課程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ZC12XJY036) 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多維學習共同體的新媒體創(chuàng)作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4SCG105)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是指非專業(yè)教育的部分,是一種完整的全面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不是某一具體領域的專型人才。[1]通識教育培養(yǎng)的是通識思維能力,即思考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感受力、判斷力等各種能力,因此,通識課程應該是多元化以及多樣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會春;十所高師院校通識課程設置現(xiàn)狀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邱芳婷;;從知識轉型看我國高師課程結構不合理的原因[J];教書育人;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江海英;何齊宗;;教師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年02期

2 張碩;錢衛(wèi)國;鄒曉榮;張健;葉旭昌;;公共選修課程《海洋牧場》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35期

3 李莉亞;高海清;;廣州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初探[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4 呂雪;;高師院校通選課程的建設思路[J];文教資料;2008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娜達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江海英;教師教育中的通識教育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丁艷平;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蘇;華東師范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現(xiàn)代生命科學導論》建設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徐珊珊;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入職前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鄒婷;面向基礎教育的體育專業(yè)免費師范生通識課程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鄭慧敏;師范生通識教育的困境與思路[D];西南大學;2012年

7 袁芳;師范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應夢圓;地方師范大學推行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9 羅妹芬;過程哲學視野下高校師范生教育智慧生成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龐國斌;劉桂君;;通識課程建設:一個急待厘清和研究的問題[J];大連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2 肖守柏;肖麗梅;;美國大學通識課程的歷史發(fā)展及啟示[J];科技廣場;2008年04期

3 劉薇;唐鐵軍;;加強通識課程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素質[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于忠海;;大學通識課程“不通”問題反思及其改進理念[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10年02期

5 汪洋;;我國研究型大學通識課程建設——基于5所大學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2年08期

6 劉玲;;關于通識課程設置的述評[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年04期

7 洪銘水;大學通識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2年09期

8 梁美儀;;通識課程設計與新學科的開發(fā)——融合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兩條途徑[J];民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張壽松 ,徐輝;大學通識課程內(nèi)容組織的兩種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04年12期

10 張壽松,徐輝;臺灣中原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課程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藝霖;;工科類高校本科通識課程建設的問題與思考——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 溫儒敏;通識課程不能滿足于“知識拼盤”[N];光明日報;2013年

2 黃大路 上海外國語大學社科部;構建涉外高校通識課程體系[N];組織人事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任敏;清華教改:本科大拓通識課[N];北京日報;2014年

4 武漢大學 馮惠敏;提高大學通識教育質量的幾點思考[N];光明日報;2009年

5 王達三;何不在通識課程中延續(xù)經(jīng)史傳統(tǒng)[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雷天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甘陽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孫向晨;素以為絢兮[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7 上海大學教授 浦家齊;讓大學生走近哲學[N];解放日報;2012年

8 記者  姜澎;院士執(zhí)教通識課最受歡迎[N];文匯報;2006年

9 陳潔;莫讓通識教育缺席(下)[N];大眾科技報;2008年

10 洪春生;讓學生自己當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雙;美國通識教育對我國大學通識課程改革的啟示[D];吉林大學;2011年

2 姚蘭英;我國高師院校通識課程設置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肅婷;大學通識課程評價初探[D];汕頭大學;2007年

4 劉小蘭;研究型大學通識課程內(nèi)容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梁海霞;陜西省普通高校通識課程內(nèi)容體系設置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6 裴利娜;我國大學通識課程改革的政策變遷研究(1978-2011)[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7 任小漫;山東省普通高校通識課程設置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白兆鋒;西藏大學通識教育實施及通識課程構建可行性研究[D];西藏大學;2012年

9 許大雁;大學通識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汕頭大學;2009年

10 齊璐;美國文理學院通識課程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7623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623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4a9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