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策略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14:04
本文關鍵詞: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策略探究
【摘要】: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數字化技術迅猛發(fā)展,使得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學習環(huán)境網絡虛擬化,教學形式多樣化,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交流與溝通都成為了現實,教育信息化已成必然趨勢。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而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是知識共享的理想平臺,知識共享水平能體現一個學習社區(qū)的運行狀況,以及它是否能夠科學發(fā)展。因此,研究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從知識共享和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內涵和要素出發(fā),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分析了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過程和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強社區(qū)成員交互、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利他主義價值觀、提升成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創(chuàng)設人性化社區(qū)平臺、加強優(yōu)質資源建設以及營造良好的社區(qū)氛圍等策略。 然后利用構建論壇的開源軟件Discuz!x3建設了一個網絡學習社區(qū),根據《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目標和特征,組織了課程內容,設計了一定的學習任務,將學習社區(qū)進行試運行并實施策略于其中,最后對學習社區(qū)應用效果進行調查,對策略實施效果進行量化分析、內容分析以及網絡集群行為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該學習社區(qū)活躍,學習者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交流互動活動多,且交互共享的氛圍良好,但是整體來說,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水平還有待加強,知識建構層次還集中在中間水平。研究結果證實了所提出的策略的可行性,也指明了后續(xù)的研究方向。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還要完善該學習社區(qū),進一步提高該學習社區(qū)的知識共享程度,促進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和科學發(fā)展。
【關鍵詞】:學習社區(qū) 知識共享 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緒論11-15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教育信息化要求知識共享11
- 1.1.2 網絡學習社區(qū)是知識共享的理想平臺11
- 1.1.3 大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轉變11-12
- 1.1.4 高校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存在普遍問題12
- 1.1.5 Discuz開源軟件為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構建提供了支持12-13
- 1.2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13-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2 相關理論和研究綜述15-24
- 2.1 知識共享概述15-19
- 2.1.1 知識共享的概念15-16
- 2.1.2 知識共享的過程和模式16-18
- 2.1.3 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18-19
- 2.2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研究綜述19-24
- 2.2.1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概念19-21
- 2.2.2 組成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的要素21-22
- 2.2.3 網絡學習社區(qū)的研究現狀22-24
- 3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過程與影響因素研究24-34
- 3.1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過程及分析24-26
- 3.1.1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過程24-25
- 3.1.2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核心、目的和保障25-26
- 3.2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分析26-34
- 3.2.1 知識擁有者知識外化的動機、態(tài)度和能力27-30
- 3.2.2 知識需求者知識內化的動機、態(tài)度與能力30-31
- 3.2.3 助學者的角色與行為31
- 3.2.4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環(huán)境的影響31-34
- 4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促進策略34-45
- 4.1 知識共享動機激勵策略34-36
- 4.1.1 優(yōu)化課程內容的組織和學習任務的設計34-35
- 4.1.2 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35-36
- 4.2 知識共享態(tài)度激勵策略36-38
- 4.3 知識共享能力提高策略38-40
- 4.3.1 提高社區(qū)成員的信息技術能力38-39
- 4.3.2 提供多樣化的交流方式39
- 4.3.3 設置多層次教學內容與形式39-40
- 4.3.4 提供多樣化的知識表達工具40
- 4.4 創(chuàng)設知識共享環(huán)境激勵共享行為40-45
- 4.4.1 建設“以人為本”的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平臺41-42
- 4.4.2 加強優(yōu)質學習資源的建設42-43
- 4.4.3 營造良好的社區(qū)氛圍,創(chuàng)設社區(qū)共享文化43-45
- 5 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策略的實施與效果分析45-72
- 5.1 網絡課程平臺的設計——以《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為例45-49
- 5.1.1 課程介紹45-46
- 5.1.2 設計思路46-49
- 5.2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49-52
- 5.3 促進網絡課程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策略的實施過程52-62
- 5.3.1 學習社區(qū)的功能設計52-59
- 5.3.1.1 協(xié)作交流設計52-57
- 5.3.1.2 信息推送和聚合設計57-58
- 5.3.1.3 個人空間設計58
- 5.3.1.4 課程學習資源的設計58-59
- 5.3.1.5 評價實施與方式59
- 5.3.2 教師塑造知識共享氛圍的策略實施59-61
- 5.3.2.1 師生共建共享59-60
- 5.3.2.2 引導團隊協(xié)作60
- 5.3.2.3 協(xié)調引導交互活動60-61
- 5.3.2.4 評價應公平且多樣化61
- 5.3.3 獎勵制度的實現61-62
- 5.4 促進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策略的應用效果分析62-72
- 5.4.1 學習社區(qū)應用效果的問卷調查62-64
- 5.4.2 對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活動的內容分析64-67
- 5.4.3 學習社區(qū)知識共享的網絡集群行為分析67-72
- 5.4.3.1 網絡集群行為67
- 5.4.3.2 研究對象及方法67-68
- 5.4.3.3 描述與分析68-72
- 6 總結與展望72-75
- 6.1 論文總結72-73
- 6.2 研究展望73-75
- 參考文獻75-78
- 附錄A78-81
- 攻讀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81-82
- 致謝82-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新明;網絡學習社區(qū)的概念演變及構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白麗霞;劉建設;;在線學習者知識共享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馬曉蘭,李文莉,王其云;構建基于校園網的虛擬學習社區(qū)[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03期
4 方云端;;網絡學習共同體內隱性知識共享障礙及對策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3期
5 杜駿飛;魏娟;;網絡集群的政治社會學:本質、類型與效用[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樊治平;孫永洪;;知識共享研究綜述[J];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7 趙舉忠,張敬環(huán),任瑞仙;網絡學習共同體中的情感交流[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8 汪賢澤;大學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共享[J];江蘇高教;2001年01期
9 儲節(jié)旺;方千平;;國內外知識共享理論和實踐述評[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年05期
10 張爽;喬坤;汪克夷;;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年04期
,本文編號:737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37057.html